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

曾利鑫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618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购物也从实体店交易转向网上交易。支付方式也从传统的现金交易转变为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形式。作为消费者消费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易在现实中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但在现实中,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或有效保护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本论文以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权益保护的措施,进一步推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交易;消费者;法律权益;保护机制

1 引言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网上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网上商品交易因其方便、资源丰富、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逐渐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然而,开放的电子商务环境、复杂多样的商业惯例、虚拟的商业结构等特点,也导致了假冒宣传、假冒商品流通和走私等行为的泛滥,并存在诸多不正当竞争、恶意网络经营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违法行为不同程度地损害了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使用,降低了其对网上交易的信任。这将导致消费者在网上交易中无法正常、顺利地完成其行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互联网交易市场的发展,影响电子商务时代的进步。因此,改善网络消费环境,促进法律规定的完善,并把保护消费者法律权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才能使网络交易又好又快发展。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电子支付安全性问题

如今,随着我国大数据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网上支付是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2020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1.8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1 %。2021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已完成13.1万亿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着漏洞和缺陷。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突出了各种问题。电子支付的全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许多电子支付系统存在漏洞,不安全。他们容易出现问题,对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2法律条文不完整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保护网店消费者权益方面存在问题。上级法律法规较少,下级文件法规较多。中国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仍然没有严格、明确和专业的规定。即使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存款人”和“投资者”的概念纳入“金融消费者”的框架,该框架仍不足以概括“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关于互联网和电子购物有很多规则,但很少有具体的规则来保护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的权益。目前,中国没有关于网上购物或网上消费者保护的具体立法。现行法律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对合法权益的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矛盾。网络消费者权益在某些方面缺乏具体保护。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的立法未能有效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滞后现象越来越明显。

2.3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交易过程中,电子商务交易各方之间的纠纷一般被称为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纠纷。通过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法律认可的组织的谈判或调解,选择投诉、仲裁或诉讼。然而,这些组织、协会和工会很难做到公平和公正。网上交易监管责任分工不明确,各监管部门接受的监管分工和范围不明确,消费者不知道到哪里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权益。受理投诉的部门和惩罚违法行为的部门往往不是同一个部门,这也引起了人们对消费者保护的关注。传统的行政区划导致职能划分的权力局限于不同的地区。这一问题在网上消费中尤为明显,因为它涉及不同地区的企业,如网站、消费者、贸易商和物流。这些问题使得地方监管机构难以达成共识。

2.4 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犯

网络运营者的营利性和缺乏保护网络消费者隐私的立法,导致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增加,隐私权受到侵犯。以电子垃圾邮件为例,垃圾邮件的传播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麻烦,实际上还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这些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消费者网络体验感,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整治,就会严重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网络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被错误交易,将消费者收集的个人数据作为商品通过各种渠道以明确的价格出售以获取利润。由此可见,滥用网络买卖消费者个人数据的行为,显然是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严重侵犯。

3 完善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3.1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创建一个干净、安全可靠的网络交易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检查,从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让消费者有信心购买并提供安全服务。提供网站安全技术和操作,避免流氓网络运营商设置的交易陷阱。同时,作为互联网消费者,应长期维护个人电脑安全环境,注重隐私信息,如网络账号、个人密码等许多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防止被他人窃取、滥用,增强消费者网络交易安全意识,避免电信诈骗和其它欺诈,以及各种损害自身利益的现象出现。

3.2完善立法保护机制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稳定的法律框架,明确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支持对网上交易的保护,完善对具体运营方案的支持,积极推进网络交易消费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既包括规范传统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为保护网络商品消费者合法权益而量身定制的法律法规。从网上商品交易的发展来看,另一方面,要加快有针对性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新措施的实施细则,建立清晰易用的规则,保护互联网消费者的权益。和调解消费者纠纷。

3.3 加强政府部门监督作用

政府机关特别是工商部门要负责对网上商品及相关服务的交易进行监督管理,充分委托政府管理,进入网络市场,明确管辖权和责任。在市场监管系统的内部配合方面,可以设立相应的监控组和系统,如在线交易监控指导组、在线市场监控联席会议内部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为消费者保护和其他公司提供市场监督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此外,要加强市场监管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对外区域间合作,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信息交流披露机制、案件调查机制和合同共享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网络交易平台以及平台运营者等多方的努力,各个主体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熟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项机制,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加强信用,促进共同发展,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3.4对隐私方面进行管控

在网上购物中,从事商业活动的监管的相关部门要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作为运营商,要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不得随意披露或出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其准确用途,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使用,如有发现侵犯消费者隐私的行为,监管部门要对运营商进行严厉的惩罚。

参考文献:

[1]邹莉.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现状及困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2]热伊拉.哈孜.论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2).

[3] 于明玉.论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J].现代交际,2019(10):50-51.

作者信息:曾利鑫,出生年月:2001年2月16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省泸州市,当前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法律事务(建筑工程法律事务)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