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

夏慕蓉

中共天长市委党校 239300

    奥古斯丁对于时间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忏悔录》的第十一卷当中。《忏悔录》英文名为“confessions”,其意思便是承认、认罪,但是在教会的语境中,“confessions”便是歌颂上帝、赞扬其伟大的意思,那么当然作为基督教神学家的奥古斯丁必定更加着重后一种意思,也就是赞扬天主的伟大之处。但是到了今天,一般人则注重忏悔方面的意义,于是文章就被译为《忏悔录》。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作为一位基督教哲学家,《忏悔录》当然主要还是阐述了他对于他所崇敬的神的敬意,《忏悔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神学的部分,在文中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次就是从属于神的哲学部分,但是两方面并不能完全分离开来考虑,而是交叉在一起的状态。

一、时间问题的由来

《忏悔录》对于时间问题的描述就是在预设上帝是万能的前提下开始的。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必然对上帝是崇敬的,他心目中的上帝必然是伟大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并且因为上帝是永恒的,不受任何限制,那么上帝必然已经提前知道奥古斯丁有什么问题想要向自己请教,尽管奥古斯丁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奥古斯丁仍然想要向上帝诉求,因为既然奥古斯丁能向上帝求救解救自己,就说明上帝已经开始解救自己,奥古斯丁只是想上帝能够彻底解救自己。奥古斯丁匍匐在上帝的脚下,想要竭尽自己所能为上帝服务,想要知道上帝的“法律”。他在文中写道“除了为恢复体力的必要休息和我的研究工作,以及我分内或自愿为别人服务的工作外,所余下的空闲时间,我不愿在消磨在其他事务上了”。他刻苦的钻研,只为了获得上帝的智慧,知道上帝是怎么在“元始创造了天地”,仿佛这样就可以到达上帝的身边,因为那就话就是摩西写的,他写后,从此世,从你所在的地方到达了上帝的身边。

接下来,《忏悔录》的内容就是在分析上帝是怎样创造天地的。天地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首先在基督教的理念中,只有不会变化的东西才能是自己创造出自己来的,而变化的东西则是被创造出来的。就这样,在一位对自己信仰坚定不移的基督教徒眼中,天地是上帝所创造出来的。那么上帝是怎么样创造天地的呢,奥古斯地和他的前人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他的前人们,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罗素就曾在比较基督教与希腊世界观的差异时恰到好处地指出,“无中生有的创造,对于希腊哲学家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当柏拉图论及创世时,他想到的是一种由上帝赋予形相的原始物质;而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看法。他们所说的上帝,与其说是造物者不如说是设计者和建筑师。他们认为五指实体是永远的,不是受造的,只有形相才是处于上帝的意志。与此相反,圣奥古斯丁像所有正统基督教徒所必须主张的那样,主张世界不是从任何物质中创造出来的,而是从无中创造出来的,上帝创造了物质实体,他不仅仅是进行了整顿和安排”。的确,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个时期的哲学家是不会想到有一个类似上帝这样的存在去创造这个世界的,在他们之前的哲学家更是如此,他们对世界进行的思考的结果,就是把世界物质的本源归结于水、火、气这样的实体,这倒是一种朴素又唯物的世界观,所以他们不能想象无中生有的过程。柏拉图无中生有的思想体现在他的理念论中,理念论是他的代表思想,理念论是说万物分有理念才形成自己的特性,但是到底理念是从何来的,却是无解的。至于亚里士多德,则是质料和形式说,先有质料,然后再有形式,形式是事物成其为本身的本质,仍然在质料的起源方面是空白的。到了奥古斯丁,起源问题才被拿出来正面对待,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他把自己的神当做是天地之间万物的创造者,更是时间的创造者。

那么上帝是如何创造出万物的呢?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写道,“你创造天地,不是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不在空中,也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宇宙之中创造宇宙,因为在创造宇宙之前,还没有创造宇宙的创所”。最终奥古斯丁得出结论,是“道”,也就是言语创造了一切,也就是说上帝根本不用像我们现代人所能接受的那样用物质材料和工具来做到,也因为,他是全知全能,所以超乎我们的想象,他只用言语便可以创造出宇宙的一切。说起《圣经》,大家都不陌生了,《圣经》中记载的,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天上要有发光体”,就有了太阳、月亮以及众星。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只用语言便创造出了世间的一切。在知道上帝是这样创世之后,奥古斯丁并没有认为这就是最终答案,他紧接着问道上帝是怎么发声的呢。正如平时我们所能日常的理解那样,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但是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上帝在创世之前就已经有物质的存在了。奥古斯丁认为在天地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所以声音是不可能再物质中传播的,这个声音是和上帝一样。“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五后,永久而同时表达一切”。于是,上帝就能在元始之中用“道”创造了天地万物。

奥古斯丁之前受摩尼教的影响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至少他们的提问,上帝为什么选定某一时刻,而不在之前或者之后创造世界呢,上帝在创世之前做些什么呢,能让奥古斯丁思考时间的问题。奥古斯丁说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不明白上帝到底是怎样创造世界的。他虽然想说“天主正在为放言高论者准备地狱”,但是他还是要直面这样的追问。在他看来,时间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时间与创世的同时进行,上帝在创造世界的一瞬间同时创造了时间,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时间的存在,既然时间都不存在,谈之前之后的意义何在呢?是上帝创造了时间,让凡人的世界随着时间的长河流淌,但是上帝却是永恒的,是不局限于时间的,超越于一切时间的,时间加之于上帝只能是束缚。这样的反驳让我们对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时间与永恒的关系

不过读者肯定会思考时间与永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不理解时间与永恒的关系还是不能理解上帝是怎么样创造世界、创造时间的。在《忏悔录》第十一卷第一章首先说道:“主啊,永恒既属于你所有,你岂有不预知我对你所说的话吗?”。接着在第十三章中集中谈论时间与永恒的关系。时间是永恒的,意思是不知道时间从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开始,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从哪里结束,所以时间是永恒的,这是一般人带着局限的局限的眼光的理解。奥古斯丁在时代和信仰的双重影响下对时间与永恒的关系做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永恒是上帝的属性,而不是时间的烙印。时间是有开端的,来自上帝的创造,时间分享了上帝的永恒。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仿佛是上帝创造出来,并且按照线性方式向前发展的,这就算不上是永恒的。对于永恒的理解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而是“千年如一日”,而是超越一切时间,而且“不在时间上超越时间,否则你不能超越一切时间……超越一切过去,也超越一切未来”。没有过去和将来,这样才能是永恒。而上帝就是永恒的,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这才是全能神的特质。

三、时间是否存在

那么奥古斯丁所认为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呢?奥古斯丁在书中这样说道:“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要思考时间是什么,必须首先知道时间是否存在,但是时间不是上帝创造的吗,难道意思不就是时间存在吗,没错,时间是存在的。但是时间是怎么样存在的这才是奥古斯丁真正要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可是奥古斯丁问道,“既然过去已经不在,将来尚未到来,则过去和将来这两个时间怎样存在呢,现在如果永久是现在,便没有时间,便是永恒。现在的所以成为时间,由于走向过去,那么我们怎能说现在存在呢,现在所以在的原因是即将不在,因此,除非时间走向不存在,否则我便不能正确地说时间不存在”。所以时间到底怎么被人们计量的呢,人们都会用长短来计量时间,但是这样的计量方式在奥古斯丁那里看来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无论是长的、短的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已经不存在,将来的还未到来,也是不存在,当然无法测量。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那么关于时间和现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的,如果这个现在一直是同一个的话,那么我们大可以认为一万年前发生的事情就会和今天发生的事情是在同时,也就没有任何事物先于或者后于别的事物了。如果现在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那么就无法解释现在是如何消失的,以前存在现在不存在的现在必然在某个时候消失了,但是它不能消失在前一个现在中,这样的话,现在就是消失在自身当中的了,也不能消失在后一个现在中,因为不能彼此一个接着一个消失。这样的话,现在只能消失在再后一个现在中,可是如此,两个现在之间必然同时存在着无数个现在了。因此现在不存在。但是奥古斯丁反驳了这样的说法,而认为时间的存在就是在于现在。他是从人心灵的角度来说,他所认为的时间就是现在,是因为人们能把握的时间就是现在,时间就是以当下发生的事情,所以时间的存在是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这三类存在于人的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是人的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

四、时间是什么

在知道了时间的存在之后,奥古斯丁继续追问时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知道时间的存在之后就知道时间就是现在,我们对于时间的度量也是通过对现在的时间进行度量。可是时间的长短是怎么测量的呢,尽管我们知道时间是对现在的测量,但是将来还未到来,无从测量,现在没有长度也无法测量,过去已经不存在,更加无法测量,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先知道时间到底是什么。那么什么是时间的回答,有人把它当做日月星辰的运行,奥古斯丁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很可笑的。他讽刺道认为只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而不是一切物体的运行,难道是因为假设日月星辰停止运行,那么时间也跟停止着了吗,说这些话的人肯定忘记了时间的起源,要知道时间可是上帝创造的,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并且就连运动都要在时间中进行,用运动来计量时间,这是颠倒了时间与运动的关系,时间乃是观察运动的先决条件,物体只能在时间之中运动,既然如此,那么时间是否可以说成是“一种延伸”,只有这样具有延伸性质、缓缓流逝的时间才能让所有物体在其中存在。奥古斯丁继续追问,“我认为时间不过是伸展,但是是什么的伸展,我不知道,但如这不是思想的伸展,则更奇怪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度量时间,度量现在的时间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的思想或者说是我们的心灵。那么接近着必然要问我们的心灵是怎样度量时间的,奥古斯丁认为“人的思想由三个阶段,即:期望、注意与记忆,所期望的东西通过注意进入记忆”。事物经过时,或者说时间经过时,在我们心灵中留下印象,即使等时间过去了,不存在了,我们的印象还是在的,我们人类大可以根据现在的印象度量时间,这种印象也就变成了人们的回忆。那么对于将来时间的测量呢,那是用对将来的期望来进行测量。那么现在呢,虽然现在也是飞驰而过的,但是注意是连续的,会持续下去。所以我们对于时间的测量就是通过记忆、注意和期望来达到的,对于过去是记忆,现在通过注意,将来则是期望,并且将来也会随着注意走向过去。因此时间的本质就是这样一种延伸,而不是像前人所说的运动,这种延伸依靠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记忆、注意和期望中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但是这样的话,时间不就是变成了人的主观的东西了吗,难道时间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实体吗?时间毫无疑问,肯定上帝创造的,是上帝心灵的延伸,上帝是永恒的,这种延伸说到底就是现在的连续,但是同时时间也是人心灵的延伸,根据光照论,人的心灵留有上帝思想的痕迹,因而可以感受时间的流逝,因而才会有记忆、当下感觉和期望这样三种心理状态的区别与联系,但是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区分知识度量上帝心灵延伸的不同方式,现实存在的时间只是“现在”的延续,因为它是以不变的上帝的心灵作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