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配置习题的教学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初中物理配置习题的教学心得

张绍丹

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

摘要:

   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基本知识点,突破学习重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配题十分重要。

一、物理新课教学中的习题配置

在讲授新课之前,自己先从大量的习题中,总结出与本节知识有关的题型,并能够归纳成系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这些题型渗透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分专题来讲,使知识与应用融为一体,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机械的记忆知识,而课下又不知道这些知识怎样应用。

二、物理阶段性教学的习题配置

这部分习题的配置,要求知识覆盖面要全,讲题时也最好是讲知识要点、清理思路。

三、物理作业的习题配置

首先,留作业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具有针对性。

其次,老师留作业不要完全依赖于练习册。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合理、恰当地将习题重组,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配置习题的教学心得

     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基本知识点,突破学习重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新课讲授过程的教学内容需要配置基本的例题、课堂为了巩固知识需要配备巩固性练习、作业,阶段性教学还需要配置相应习题。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些工作都是每天必做的重复性工作,很多老师也已经有了自己选题配题的固定的方法模式,这些方法模式可能是自己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的尝试,得出的经验,也可能是沿用其他人的模式,或者是自己在上学时,自己的老师就用到的某种方式,甚至是随意地选几个题,充当教学中练习的环节。而这些不同的方法态度,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这个教学效果长远来看。对孩子到高中后是否有兴趣、有信心学习这一科,是否从你的物理教学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将来走向社会的他,是否还会有帮助?就近况来说,老师习题配置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可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知识难度上的障碍,可以学会。但老师在配置习题时,若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就可能使学生感觉到障碍重重,甚至放弃了这一科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配题十分重要。

以下就其中的三个方面,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分享我的教学心得。

一、物理新课教学中的习题配置

老师在讲授每一节新课前都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备课,研究教材、分析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做充分的准备。一节好课,不仅仅要将知识完整无误地讲出来,还要将教材中要讲授的知识完全变成自己的知识,像熔化在血液中一样,讲授自然、随机,让学生的感觉就像是在与老师聊天一样轻松,同时老师不要忘了讲授的主题思想,根据学生不同反应随时配以解决问题的习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的功底要深,头脑中有大量典型题型,这对于新教师来说难度相当大,所以新教师要在上课前,提前做一些相应的习题,能站在统揽习题的高度上,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我在课堂上听得可明白了,但就是拿到习题时不会做。老师认真备课后讲授的新课,学生是无可非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备课时只是做到认真熟悉教学内容、习题,这还不够,还应该多一项内容,就是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变形及在生活中的体现。在讲授新课之前,自己先从大量的习题中,总结出与本节知识有关题型,并归纳成系统,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题型渗透到知识讲解过程中,必要时分专题来讲,使知识与应用融为一体,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机械的记忆知识,而课下又不知道这些知识怎样应用。

完成这样的教学,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对问题的设计方案、课堂教学中有步骤地进行,可灵活将课本知识进行分解,甚至重组。根据自己的设计,插入适当例题或习题。(如:浮力、电功率部分课本上写的内容不多,但对应的题型变换很多,对于这些章节有必要分成若干专题,进行专题讲座。千万不要在讲完课本内容后,不分题型大题量训练,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二、物理阶段性教学的习题配置

   每一章节学完之后,我们对要进行复习,给学生发练习题。这是我们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学生前面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知识隐患的前提下,教会学生整理物理知识结构,对这部分知识能够系统掌握的基础上,再练习效果是最好的。但这不禁有的老师要问:“都已经会了,还复习什么?”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将书由薄读到厚之后,再由厚读到薄的方法。将问题能够概括性地掌握,做到举一反三。这部分习题的配置,要求知识覆盖面要全,讲题时也最好是讲知识要点、清理思路。接下来的才是重复性的应试训练,给学生限定时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千万不要在学生还不知问题如何解决时,就开始大题量训练,总设想通过大题量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知识,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训练熟练工人。这样的做法势必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物理作业的习题配置

首先,留作业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具有针对性。

课后作业要为课堂讲授内容服务,留作业要有一定的目的。如:① 可真对课堂所讲基本知识,基本内容。与此配套的习题,以填空或简答形式均可。② 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以点拨、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为主,不一定有大量的时间练习巩固。课后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应该是这些知识及解题方法再现的过程。所以作业要紧扣当天的教学内容。当遇到课本知识简单,但题型变化多端时,老师一定要分类分题型讲解、多角度思维,特别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维讲解后,再留相应的习题。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从时间上合理的配置习题,要使大多数学生不要有为难的情绪,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③ 学生易错、易混问题。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要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情况,总结问题存在的本质。并配以相应的作业,使学生将知识体系的错误部分、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及时更正,明确解题思路,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其次,老师留作业不要完全依赖于练习册。

有些老师习惯于每讲完一节新课,将练习册中对应的一节内容全部留为作业。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好,但不是总适用。因为市面上任何一本练习册,都不是针对我们自己学生特点、我们自己授课特点编写的,针对性不强。老师要根据自己教学安排,合理、恰当地将习题重组,为课堂教学服务。要使学生“勤想、精练”。只要老师“用心”,学生的习题量将会降低,就能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

以上就是我在一线教学中对初中物理配置习题的一点教学心得。愿我们每一位学生,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地完成初中学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