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启示与新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启示与新路径探索

吴丹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实验小学 436700

摘要:教师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效率的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灵活地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并且,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参与阅读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启示;新路径;

引言

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实施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创新教学方法是实施新课改的主要因素,课程标准制定后首先要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方法,课标思想理念应通过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落实课标中要依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选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运用现状是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反馈。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

一、基于课标的语文教学方法实践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标理念落实不到位表现为未把握课程特点,未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实施不够。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关注全体学生。2.语文素养包括学生学习能力,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教师要兼顾学生各方面能力。教师未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预设教学目标,较少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无法通过体验提升情感态度。如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意思固定模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3.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把握课程特点要求教师重视师生间的交往对话,重视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机会较少,学生难以与外面生活世界接触,无法做到思想熏陶。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新路径

(一)树立正确教学理念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教师需要紧跟其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能够推动阅读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合理、高效。第二,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场地,而是被赋予新的重要内涵。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积极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第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阅读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教学理念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问题,为提高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随着世界各国对课程教学大力改革,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成为教学研究热点。教学方法运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标中蕴涵如何变革教学方法的建议,新课标颁布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影响教师的教学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理念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学观念是教师践行教学理念的核心,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下教师要明确自身教学职责,重新确立师生角色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努力营造符合学生心境的教学情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兴趣导向下学生学习能力更强,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程中大多数课文有清晰的文笔,部分文章内容具有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创设使学生深刻感受,如可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例如,在《草原》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通过朗读得到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状况与小女孩进行对比,使学生加强感受,要求学生写作作文与教师进行交流,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当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素材,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本堂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渠道,让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重要的学习工具不仅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而且走入学生的课后的学习当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互联网开展小学语文学习的高效性,增强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的意识,拓宽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认知程度,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丰富性”,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捷。互联网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对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思维变得更加发散,学校和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互联网对于他们的语文学习的重大帮助,最大限度地通过互联网加强每个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课《静夜思》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一些古诗词的知识。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都可以把学生快速地带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都可以让这堂课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趣,如果这首诗的情景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呈现,那么学生的学习感受就会变得更加直观,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让小学语文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教师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资源,然后将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观、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如果过多地机械化地给他们强调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等等这样的大道理,他们反而未必能听得进去。因为,他们毕竟还不能完全理解只有成人才能有的心理结构和认知水平下的思维层面的大道理。因此,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才是最恰当、最适合的教育观。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特殊属性。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引导,就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老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带入享受至美的精神世界里,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的元素并用心去体会、揣摩,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欣赏,学会如何去表达。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变得优秀,而只有通过多角度的教学延伸,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比如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爱上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每年至少要完成课外读物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目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小学阶段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结束语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已经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了很大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组织设计的教学方案、营造的教学气氛、制定的教学措施方法等等,都在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而在教育方法和措施开发以及建立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也都离不开无数老师的心血,更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经验总结,以及积极摸索有利于推进基础语文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宿倩倩.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5):5556.

[2]孔秀英.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5):4748.

[3]李新春.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26):137-138.

[4]仲召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7(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