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拼音方案》的中文速录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基于《汉语拼音方案》的中文速录方案研究

穆可才

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淮南  232038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文速录行业发展较快,各种速录设计方案应运而生,我国中文速录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各种设计方案的横向对比研究,探讨中文速录方案的优化设计,以期对中文速录行业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中文速录;优化设计

一、计算机中文速录研究现状

速录就是将语音、文字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快速录入计算机,并实时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过程。在我国,速录发展初期,主要以各种笔为媒介,借助各种速记方案,将信息浓缩记录,经后期整理还原后成文,也即手写速记阶段。手写速记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推广与普及,计算机中文速录研究逐渐兴起、发展与深化。1993年唐亚伟教授发明亚伟速录,标志着中文速录时代的来临。近二十年来,国内速录发展较快,各种速录方案百花齐放,速录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作为一个新兴不久的行业,我国对速录人员的社会需求量大与速录专业人才稀缺的结构性矛盾却悬而未决。一方面,计算机中文速录在会议服务、法律审讯、网络直播、影视字幕制作、翻译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各界对速录人才有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中文速录专门人才却十分缺乏。以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为例,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会议现场速录服务的高级速录师也就几百人,广东、成都、上海等地也集聚了一些高级速录师,而其他地区速录服务开展范围小、层次低,社会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活和满足。

二、计算机中文速录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文速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是一种信息化社会,对时间、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互联网已在全球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是信息化社会中一切信息处理的基础,计算机中文速录是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工具,其社会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中文速录早已摆脱了仅作为一种附属职业技能依附于其他行业的状况,尤其是近几年,速录服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悄然兴起,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仅北京市的速录服务公司就有数十多家,全国其他大中城市的速录服务公司也陆续建立。这些速录服务公司的服务价格均是明码标价,有的甚至按分钟计费。据业内人士统计,北京平均每天的大型会议约有三百多场,使用速录服务的还不到10%,速录服务是供不应求,速录师月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计算机速录作为一种快速文字输入方法,必然会受到计算机使用者的青睐。追求高速、高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现在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计算机的人员越来越多。只要使用计算机,就必然要使用一种文字输入方法。计算机速录以一种快速高效、简便易学、一旦掌握、终身受用的文字输入法,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速录的普及与推广是每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科学的进步程度和人民工作的效率。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的设计优化对全面推进速录教育和广泛普及速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汉语拼音方案》为依托的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

1、《汉语拼音方案》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汉语拼音,对于我们来说太熟悉而又太陌生。自1958年颁布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国际交流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功绩。它是中国有史以来创制的第一套科学、完善、好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优越性是拉丁化、音素化和口语化,为汉字注音,补汉字的不足,帮助汉字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在扫除文盲、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和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不仅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还被迅速运用到其他的方面。如用于编码、排序、检索、代号、商标、广告、手语、旗语,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创制和改革等,这些方面都显示汉语拼音的活力与效用。进入21世纪,数以亿计的手机、计算机用户主要使用拼音输入汉字。在中文信息输入中,拼音输入已经成为主流方式。《汉语拼音方案》以其强盛的活力和重大效用,已经成为社会语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书写辅助工具。当前,社会上通行的多种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但都毫无例外地以《汉语拼音方案》为依托,如唐亚伟设计的亚伟速录方案、杨仪设计的e迅速录方案、刘永森设计的索恒速录方案等。

2、现行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对比研究

随着计算机中文速录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计算机速录方案层出不穷,从90年代的亚伟速录到21世纪的E迅速录、索恒速录等,这些速录方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设计依托,采用多键并击的原理,实现快速录入的目的。当然,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是键位数量不同;二是声、韵码数量不同;三是与《汉语拼音方案》相符度差异大等。几种通行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对比如下:

唐亚伟设计的亚伟速录机,采用24键位,其中声码21个,韵码37个,与汉语拼音相符率42%。刘永森设计的索恒速录机,采用25键位。其中声码21个、韵码36个,与汉语拼音的相符率34%。杨议设计的E迅速录机(2014版),采用26键位。其中声码21个、韵码34个,与汉语拼音相符率34%。它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对比:声码有6个与法定声母相同,有2个与法定声母有关,有13个与法定声母无关。韵码有14个与法定韵母相同,有10个与法定韵母有关,有10个与法定韵母无关。

3、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设计与优化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现行通用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技术,方案设计者应同时具备汉语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这无疑给设计者的知识层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者在知识层面的不足,必然会在设计方案中反应出来。

其次,方案设计依托一定的软硬件设备,前期设计的完成不代表计算机中文速录整个过程的完成,后期对设备及软件的跟踪、服务与支持更为重要。

最后,方案设计与传统语言习惯的矛盾问题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比如计算机中文速录录入过程中的方言音问题,如某速录方案中,“谁”,音“shui”录入时只能录入音“shei”。我国很多方言区存在着平翘舌不分的情况,某些速录方案干脆讲两组直接合并为一组,以减少按键位。而《汉语拼音方案》中明确标明翘舌音“zh、ch、sh”和平舌音“z、c、s”是两组不同的声母,国家在推广普通话时也明确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权威性。类似的还有“h”与“f”、“n”与“l”以及“j、q、x”等。因而,我们在设计计算机中文速录方案时,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在现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作者简介:穆可才(1981.11- )男,汉族,山东禹城人,淮南联合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学。基金项目1:本文为淮南联合大学2018年质量工程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中文速录能力提升与探索》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ZD1805。基金项目2: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中文速录能力提升与探索》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jyxm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