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

伍慧钊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实行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尊重个性并发展个性的教育方式是当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基于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精神,也能达到传递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因而在开展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建立和谐且民主的学习环境,对于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等大有裨益。对此,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个性化;语文教学

引言

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理想化和理念化的人才为重心,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使学生长期被所谓的"模式"和"规矩"扼制了其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对于更好地学习其它科目和形成长期的学习习惯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1.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1.1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围绕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展开的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达到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和特点的目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和探索适应其个体差异进行了统一的教学实践。在发现并且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对其个性进行提升,促进学生的智能、体能、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达到良好个性教学的目的。

1.2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特征

(1)主体性与个体性

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其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个性化教学必须在对于这两个主体同样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反应,使学生个性的特点得到有利发展。另一方面,主体性的体现还包括自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将自己教育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以使学生学会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发展其主体性。

(2)民主性与多边性

个性化教学是教学过程民主化的充分体现,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制定适应其个性特点的教学方式,使其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说,民主性是个性化教育中的前提以及保障。

(3)创造性与灵活性

个性的形成是依托于创造性的,只有将个体的个性进行培养和发展,才能激发其创造能力,个性和创造性是有密切关联的。当代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使得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个体化的差异进行个性人格的培养,从而突出创造性,成为思维活跃和创造能力强的人[1]

2.在中等职业院校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个性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关系的融洽,还有助于教师生命价值的提升。个性化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并且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形成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开放性和民主性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双方实现平等和民主的目的。师生双方彼此尊重和理解能够促进互相交流和沟通,也就更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和改正,学生在各种观点的启发下,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而个性化的教学是依托于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积累的,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不断的补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知识底蕴,才能提升其教学水平生命价值。

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独立发展是有利的。由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水平并不均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授课模式并不适用。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已经渐渐开始改变教学模式,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以适应职业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特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空间。在各种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且将学生的差异进行开发和运用,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又有针对性的发展。

3.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

2.1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一个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发挥和个性体现的空间,尊重学生对于教材有不同的观点,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意见。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形式不应只是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之内,还应与社会和大自然进行融合,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语文的教学更立体[2]

2.2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特长

学生是有自我意识和思想的,所以对于教师的教育,他们每个人的接受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和选择性,因此,彻底落实个性化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动性。教师在进行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传授好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受到自我意识和思想层次的支配,每个学生对于教材中新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个人个性特点的问题和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应及时把握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研究出创造性的论点,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以碰撞出新知的火花。

2.3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不同的学生因其个体的差异化,在教学中的表现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传统而单一,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表现建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的体系。评价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区别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应是建立在帮助不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激励机制。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个性特点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在建立和实施评价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公平公正、合理性和激励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性的差异性,在评价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给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的充分自由和权利,允许学生在评价中自由发言,通过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不足和优点以及学习中的感悟,体验到评价的乐趣,体会到自我的存在感,并进行互相學习互相帮助,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3]

2.4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进行语文教学个性化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当前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思想是相对比较活跃的,往往会有新的想法的观点,他们的思想是极具现代气息的,在学习一些新的教材内容时,可能会有某些观点和想法跟教师不能达成一致。教师不能对此进行全盘否认,应给与学生自由的发言空间,并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吸纳能力,对于学生的一些创新性的观点进行适当的学习。在语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以统一的结论和思维禁锢住学生的思想,应允许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化,并加以保护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观点,也要勇于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展现给学生,适时的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应大胆创新,使语文的教学活动丰富起来,让学生们在一个愉悦轻松且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个体的差异性得到有益发展。

3.小结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现代化各个教育领域中,教师都应当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且积极思考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方式。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语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与同年龄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方向上的不同。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更倾向于满足学生就业和融入社会的需求,因此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应当以加强社会实践联系为指导思想,从而确保职业教育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柯旭.谈中等职业语文学科的个性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9(25):80-81.

[2]李慧.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J].祖国,2018(04):173.

[3]朱礼仁.中等职业教育的个性化语文教学分析[J].时代教育,2016(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