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需要有教育的味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研学旅行需要有教育的味道

陈演年[1]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 

摘要:本文围绕怎样才能让研学旅行做到更有教育的味道进行了相关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要正确处理研学与旅行两者关系;二是研学旅行组织要从课程理念出发;三是研学旅行要有课程的整体构建方案。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育味道;课程建设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条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落实“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受到了众多中小学广泛关注,都把它纳入了学校课程序列,希望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以旅行的方式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核心发展素养培养学生核心发展素养。

学校把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开发,体现着学校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这是件值得让人感到开心的事情,因为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由于过于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迟迟没有走出这一步。但是,虽然现在许多学校确实已经走出组织研学旅行这一步,但研学旅行却缺乏点教育的味道。如何才能把研学旅行做出教育的味道,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组织研学旅行,首先得真正理解好“研学”与“旅行”两者的关系,才能把研学旅行做到带有教育的味道。有一次,我与某个学校校长闲聊,聊起研学旅行的事情,我问及学校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是怎样进行的,回答是说,让地理、历史学科的老师简单地设置了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旅行,认为“学生外出,在玩中肯定多多少少都有收获的”。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一细想就发现问题了,这是一种认为只要有旅行就必定有收获的观念,没处理好研学与旅行两者的关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所以,研学旅行与一般的外出旅行是有所不同的,它既有“研学”又有“旅行”,它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组织研学旅行,必须从面向生活、扎根文化、注重实践的课程理念出发[1]。面向生活,扎根文化,我觉得尤其是要扎根本土文化,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乡情,培养原乡情怀,进而了解国情,提升家国情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注重实践性,需要组织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与活动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感,通过问题解决、实践体验,提升几种能力:认知性实践能力,例如提出问题能力;工具性能力,例如设计制作,体验动手与操作;交往性实践能力,例如合作与分工,沟通与交流等多方面能力。这是一种实践内化的结果,符合课程目标的需求。例如我校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乡村本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以南江文化为例》,课题组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了南江文化专题研学旅行(以下简称“南江文化研学旅行”),课题组坚持扎根于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课程通过设计石器制作、搭建、寻源、学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本地古文化,了解本地古建筑特色和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家乡之美,最终激发学生的原乡情怀。

组织研学旅行,还必须要有课程的整体构建方案。首先在研学旅行出发前,要进行背景分析和学生诊断。从组织者的角度,既要在旅行路线选择上有所思考与分析,又要有学生知识储备、身体素质方面的考虑。以“南江文化研学旅行”为例,在商讨研学线路之前,课题组实地进行了考察,结合实地考察分析的结果,开发出了“蔡朝焜纪念中学---郁南县博物馆---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连滩中学傅廷栋院士馆---磨刀山遗址---磨刀山遗址展示馆---蔡朝焜纪念中学”这条研学路线。同时,结合学生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做了学生诊断,制作了研学手册,明确了学生前期需要准备的知识。为什么要明确了学生前期需要准备的知识呢?因为没有前奏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在“旅行”的过程中很快进入“研学”的状态的。从最后的研学过程和成果上看,也验证了课题组对学生知识储备诊断的是走对了,但是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缺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诊断,研学路线太长,导致了行程的紧迫,在后阶段学生因为身体疲倦难以保持对研学旅行的热情和分享状态。所以,背景分析、学生诊断是课程构建不可缺少的,是研学的先行。

研学课程整体构建,其次是不能忽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包括学习方式和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具体实施要求。精心设计研学旅行中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是提高研学质量的根本保证[2]。在设计学习方式和活动的时候,要注重问题导向和能力导向,所以要注意考虑三点:一是所有设计都必须是规范而有具体要求的。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带领外出研学,都特别强调要注意安全,但是对于如何才能确保安全,往往缺少规范而具体的要求,没能让学生很明朗地作出最正确的学习方式选择;二是必须准确挖掘过程中的关键点,关注关键点并在关键点上进行活动设计和问题设计,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得很精彩,富有艺术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三是精心设计前,教师要先进行体验,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精心备课,只有有了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才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研学旅行”的学习状态,并保持对该次研学旅行的热爱和分享状态。

组织研学旅行,最后是必须要做好管理与评价。在做研学旅行评价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基于证据、基于表现、基于案例和基于数据的研学评价理念进行设计[3]。研学前,可以选择基于证据进行评价,例如让学生搜集研学前做研学知识储备过程中搜索过的应用平台证据进行表现性评价;研学中,可以选择基于表现进行评价,例如通过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研学过程参与性评价;研学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撰写研学报告、研学反思和总结等进行旅行成果评价,综合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评价。通过这些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生存能力、观察动手能力、文化理解能力,让研学更有教育味。

研学旅行,“研学”和“旅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带着教育情怀去设计和组织每一次研学旅行,才能防止出行“行”而不“学”的情况,才能把研学旅行变成真正区别于传统教育,却又没有丢失浓浓教育味道的一种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元详.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与平价策略.原创力文档知识共享平台[J/OL].2019-09-07

[2]研学旅行阅读答案.豆丁[J/OL]2020-12-20

[3]郭元详.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与平价策略.原创力文档知识共享平台[J/OL].2019-09-07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基于乡村本上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批号(2020YQJK592)阶段成果。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基于乡村本上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批号(2020YQJK592)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