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法律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中职法律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周丽莉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法律意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当前中职法学教育课的现状并不乐观,为提升中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助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中职法学教育课的完善,实施教学革新进。本文旨对中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进行探究,为提升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刑事、民事等领域的部门法律的法律思维能力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法律思维;中职学生;课程教学

现如今,国家对中职法律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视,伴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法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过往相比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职法律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当前的中职学校,对学生法律教育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之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类法律来说,中职学生在此方面的法律意识依然较弱,法律思维水平也不够高。这就要求我们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课程设置等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中职学生法律研究的必要性

学法律懂法律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律研究能够指导人们合理运用法律概念、法律判断、法律推理去思考问题,科学阐述法律现象背后的复杂心理。懂法律是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当前阶段法律教育中法律基础知识的培养状况未能尽如人意,积极采取措施本源性提高法律教育实效性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法律教育中的法律思维素养培养”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培养兼具法律基本素养和法律思维的优质法律人才有所帮助。

1.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法律实践的基础

法律思维也被称为法治思维或者法学思维,是指法律人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法律知识,法律论证及法律推理等思维方式去认识法律,认定事实,并根据法理和适用法律去解读各种有关于法律文章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过程。在法律教育方面,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通过法律观念、法条规定、法言法语搭建逻辑性思维,使学生守法、尊法、享法,并成为优质的法律人才。法律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全方位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因此,法律教育应以法律思维培养为核心,要将培养法律思维视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策略加以探讨,力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律教育目标。

国家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的开设是较为广泛的。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中职阶段的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且可以在遇到涉及到法律问题的事件时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纠纷和维护自身权益。然而,中职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法律知识都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这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法律运用的空白,也就是说学生权益受到侵损想要利用法律维权时,并不能真正的做到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甚至忘记使用。例如:部分同学会利用假期进行兼职工作,遇到拖欠工资,或者肆意歪曲合同等现象,多数学生或是觉得丢面,或是不知如何采取法律手段等原因,从而选择了忍气吞声。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指导存在欠缺,我们必须加强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其法律素养,提高其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2.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法律思维是处于某特定角色的法律人,利用法律知识、原理、条例等对法律现象问题进行解析、判断,实现预防、解决法律纠纷目的的法律思维方式或能力。

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重要且必要,理由如下:第一,能够促进法律人职业品格培养。法律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法律人,作为法律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阐述及思考能力,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理性等职业品格。法律思维能够帮助法律从业人员规范思维,使之更贴近职业需求,有利于其职业品格塑造,确保法律公平、公正实施。第二,能够推动法律教育发展。法律教育的内容丰富,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法律道德、法律信仰等,法律思维是法律教育的核心,是法律从业人员判断法律问题的关键,法律教育围绕法律思维展开,提高法律思维培养的效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教育的效力,进而推动法律教育整体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以实现依法治国为目标,力求为社会创造出良好的法制环境。中职阶段的学生,即将会步入社会。所以,其自身法律思维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如果中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较低,思维逻辑必然对行为产生影响,将会从根本上影响其步入社会后从事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尽管国家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对中职学生法律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普及,但是部分中职阶段的学生自身约束能力差,文化素养偏低,从而给学生法律思维的提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我们必须对中职法律教学深度强化,以提高中职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为切入点,响应国家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培养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合法公民。

二、中职学校法律课堂教学现状

1.法律课堂教育的方法滞后

就目前来看,中职学校的法律课堂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提升,但是其教育方式并没有相应的提升,传统的法律课堂教学方式仍然在中职法律教育中占据主导,即所说的灌注式课堂。这样的方式下的学生只可以了解一些理论性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思维能力的锻炼效果几乎为零。这是因为法律理论的传授一直在课堂上来进行,学生想积极的参与进来是较为困难的。从整体来看,这种对法律理论进行硬性记忆的方式对学生法律思维和专业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中职法律教育考核缺少有效性

中职学校对法律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法,考察法律理论的记忆与背诵。不能真正的检测出学生使用法律知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检测与考核缺乏全面性,并且考核成绩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因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需要有大量的实践作支撑。没有有效的实践,就难以对中职学生的法律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三、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思维的具体策略

1.在中职学校营造法治校园氛围

首先,学校的管理要实现对学生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学校遵规守法校园氛围的建设。并引导学生来积极参与,真正做到权责统一,落实依法依规治校的理念。使用合理的程序制度使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不仅可以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训练,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认同感,自觉尊法、护法、爱法,从而懂法、用法,以此来实现中职学校民主管理,依法依规管理。其次,校方还可以建立校园法治文化活动馆,创建各类校园法律文化宣传平台,开展法治宣传黑板报、法治活动宣传栏等活动,浓厚校园内的法治氛围。

2.革新法律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新趋势下,中职学院的法律教学课程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行为模式教育,即通过学生直接在实际审判现场观摩实际的审判活动,让学生观察法官如何对案件进行审判。之后令每个学生根据旁听案件的感受,进行研讨,思考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丰富学生的法律实践体验,塑造学生的法律行为模式。除此之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的对法律实践进行探求,对以往实践成果进行广泛研讨,一切以训练其法治思维能力为根本宗旨。

3.完善法律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学校应尽可能地完善法学培养机制,发展哲学法学、法律经济学和中外国法律史,拓宽学生法律知识面,锻炼学生的抽象理论思维能力、法律思维模式和法律理性。第二,法律学领域中方法类、工具类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律解释的理解。我们要以学生法律思维培养为目标进行探索,追求多元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法律思维的发展。

四、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的策略

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需要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出发,现对之进行详细论述,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改革教学模式

当前的法律教育存在教学模式不科学问题,法律人才专业素养培养的目标难以落实。想要改变此现象,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在具体落实时,应关注如下几点:第一,改变课堂教学思路以及学生学习的思路,要充分的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的重心从知识传授向思维能力训练转变,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和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法律思维解读法律现象。第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法律思维,拓展课堂教育覆盖,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解决现实案件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

(二)优化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保证法律思维培养的质量。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充分的调研社会需求,结合实际及时的优化、调整法律课程设置,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推动学生法律思维培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考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设计,要保证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实践安排恰当。由于当前阶段,我国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明显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不科学问题。因此,学校方面还应该有意识的参考国内外优秀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合理设置法学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思维培养对实践训练要求较高,学校方面应该积极构建实训基地,并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力度,要为学生实践法律知识提供路径,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理论知识的使用场景,以保障法律课程的有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落实的法律教育存在较强的时代不适应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所能够产生的效力比较微弱。因此,教育者方面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现阶段已经被证实了的、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育实效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当然,还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融合构成“传统教育+”教学法。灵活且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提供新的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索法律问题,对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法律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法律教学,提高法律思维培养质量重要且必要。广大教育者要充分的考虑教学实际,要善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构和方法,加强法律思维能力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使学生拥有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法律基础,以便为学生的法律素质全面发展铺平道路,确保所培养的未来法律人都具备专业化的法律思维与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五、将法律实践课程融入到法科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培养的相应路径

(一)以指导老师职业伦理素质为抓手,引导法科学生尊重和信仰法律

作为法律诊所实践课程主体的指导老师,须在发挥好其自身在尊重和信仰法律上的引领作用。首先,应强调指导老师政治站位的重要性,要理清党治与法治的同向互动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和信仰法律并不矛盾,法科学生既要尊重和信仰法律,更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其次,本着“责人先责己”的态度,作为法科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引导人,必须保证法律诊所实践课程的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法律思维水平。指导老师应该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掌握提升法律素养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引导法科学生崇尚法律。

(二)落实派出所实习实践教育,提高法科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法律援助实践作为法律诊所实践教育的社会实践形式,对法科学生提升法律运用能力、培养法律思维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在社会性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借助法学师生的力量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合法维权。借助法律援助这种公益救助的方式,在为他人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法科学生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法律正义的带来的崇高职业荣誉感,体会到法律作为公平基准线的价值,同时因为法律援助的无偿性,法科学生在脱离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完全凭借着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来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从而更容易激发法科学生对正义的朴素渴望感,感受到法学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感。

(三)创新法律诊所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贯彻好正义与规范精神

在法律诊所中进行法律职业素养教育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模拟训练教学法、实案办理教学法等[3]。提问式教学法类似于“校园模拟法庭”,其强调发挥法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案例,提出系列问题,学生可通过检索、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在实践中,指导老师应多选用正义与规范相冲突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主动思考正义与规范各自背后的隐藏价值选择,锻炼其衡量法律价值的能力。模拟训练教学法主要是让法科学生以实际案例为素材,通过角色互换、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完整的法律实践体验,其中,模拟法庭是对学生法律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法律思维的锻炼,更能帮助学生培养法律程序正义的意识。实案办理教学法是最能提高法科学生素养的教学方法,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是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实践途径。

(四)规范法律诊所实践操作,时刻灌输诚信的基本准则

建设模拟法律事务所法律实践课程。对于法律诊所实践操作,首先应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流程中不仅要有整套顺利完成诉讼的指导程序,也应包括基于当事人不诚信行为而产生的程序倒转甚至终止,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注重诚信、违约等理念的宣讲,并进行预先警示说明。其次,要加强指导老师对学生代理案件的行为导向作用,包括代理前期强调学生应多和当事人沟通,辨明整理当事人出示证据,切实了解好案件实情,以防产生虚假诉讼;中期随着案件推进,要提醒学生不可迫于当事人压力或盲目贬低案件难度,而夸大案件胜诉概率,甚至向当事人打包票,以不合法律人理性思维的方式进行虚假承诺;后期,假若案件败诉,应让学生及时向当事人如实反馈,让学生从事实和法律层面理性分析败诉理由,并就救济可能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切不可顺从当事人的不满情绪而妄加批评、胡乱作为。最后,应完善法律诊所实践反馈机制,对于发现的有关学生违反诚信操作而违法乱纪的情况,应如实查证,若查证属实,则需对涉事学生依规惩戒,让其早日警醒,切莫来日再犯,为将来所从事的法律职业做一个良好的诚信铺垫。

结束语: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是法律人的一种职业特征。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司法能力的高低。法律人只有拥有了严谨的法律思维才能具有认识、理解、应用、丰富和发展法律的能力。因此,培养和塑造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对有效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有重要影响,这对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法治进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在中职课堂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郑鑫坤.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教育学,2022-07.

[2]唐小方.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学,2018-08.

[3]李秀山.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学,2019-02.

[4]季先永. 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教育学,2020-12.

[5]艾俊. 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教育学,2021-03.

[6]易文海. 试论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学,2021-07.

[7]刘迎春.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教育学,2022-06.

[8]李凤.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教育学,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