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角色游戏有效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让角色游戏有效开展

梁惠英

上杭县旧县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具有全面发展教育的功能。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满足。

关键词:角色游戏;教师;幼儿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体现了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交往。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要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那么要如何有效地指导角色游戏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的看法: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材料,使幼儿“想”玩;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会”玩;适时介入游戏,使幼儿“敢”玩;创设宽松交流氛围,使幼儿“乐”玩....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提供适宜的材料,使幼儿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主要是通过对游戏中材料的操作、摆弄,来实现整个游戏过程的。有了适宜的材料,幼儿自然就会想玩。因此,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怎样投放材料、投放什么材料,对游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提供的游戏材料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各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不同,盲目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不仅会造成幼儿无从下手,起不到促进作用,还妨碍幼儿的交流,阻碍幼儿游戏的发展。一般来说,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知识经验不足,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仅应是幼儿生活经验所熟悉的还应以平行游戏为主。如,小班幼儿最熟悉、最常见的就是妈妈炒菜、做饭、照顾宝宝。因此,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是能让幼儿进行炒菜、做饭、喂宝宝的锅碗瓢盆、小奶瓶等。而中、大班的幼儿生活经验日趋丰富,知识经验不断增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迅速发展,为中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是幼儿通过了解就能理解和接受的、有生活经验基础的游戏。如,提供各种废旧花篮、塑料假花等,可开花店的材料或者提供各种理发工具、收集各种头上饰品等,可开理发店的材料。为大班的幼儿提供的材料最好是有新鲜感的材料。如,提供各种手机广告纸、各种奇形怪状的盒子等,能开展手机店游戏的材料等。

2.提供的材料应是可操作性的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玩具向电子化、电动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功能单一、操作性差的问题。采购或者教师自制的许多精美、逼真的玩具,然而,由于功能单一,幼儿拿到这样的玩具,往往兴趣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并没有真正的激发幼儿游戏欲望,无法促进幼儿进一步交流。而提供操作性强的材料却大不相同。如,提供轻黏土,让幼儿搓搓、捏捏,做自己想要的各种造型等,也就实现了幼儿自己动手自己玩具材料,像这样操作性强的材料能诱发幼儿相互主动去玩、去交流。

3.为幼儿提供辅助性的材料

“最好的玩具是能他们可以随意地创造。”随着幼儿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想象力的发展,到了中、大班,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材料。它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交流。如,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补,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当宝宝的被子、可以当妈妈的围裙,还可以当宝宝的裙子等。再如,一个长方形纸盒,娃娃家妈妈说我用它当上班的手提包,医院的医生用它当急救箱,银行的工作人员用它当存钱箱等。

此外,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应该注意材料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每次活动中如果出现太多新材料,会让幼儿无从下手。相反,全是旧材料又不能促进幼儿保持积极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材料,应逐一增加或间隔性的重复。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的理解扮演角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某种角色的经验,那么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不能进一步交流探讨。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才“会”玩。

1.带幼儿参观,帮助幼儿获得生活经验

如,《花店》的游戏时,光顾花店的客人很少,这不仅仅是因为花店员工插出的花不是很美,还因为幼儿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买花的用途在哪。于是,我联系了花店的老板,带孩子们参观花店,增加生活经验。让幼儿欣赏、了解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插花艺术,幼儿知道花可以将家、幼儿园等地方装扮得更加美漂亮,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如:好朋友生日、母亲节送妈妈、新店开张等都可以送花。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交流。

2.让幼儿体验,帮助幼儿提升生活经验

在玩理发店游戏时,起初,孩子们只会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地帮顾客剪头发以及洗头。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查找了许多相关视频让幼儿观看,并与幼儿共同回忆小朋友去理发的时候理发师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理发师会和我们聊天,会询问我们要怎么样的发型。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又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剪出顾客想要的发型呢?要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顾客满意这一次的理发?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滔滔不绝。还想到了怎样为顾客创设舒适的环境。

三、采用灵活的方式介入,使幼儿

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看到有的幼儿生性活泼开朗,能很快进入角色、玩得很开心。而有的孩子生性胆怯,想玩却不敢玩。有时游戏中由于精彩不断,游戏玩得热热闹闹,却因为一点小问题出现停滞不前、幼儿无从下手、游戏无法继续的。因此,需介入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教师应做到既不打断幼儿游戏,又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平行介入

教师和幼儿一同参与游戏,教师不直接对幼儿加以指导,而是通过扮演角色,鼓励幼儿参加游戏。如,有的幼儿胆小、性格孤僻,不敢参加游戏,总是自己拿着玩具玩,这时,老师如果能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加入游戏角色,如一起当客人到“娃娃家”去做客,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融入游戏。

2.合作介入

教师接受幼儿的邀请或主动地参与某一主题的游戏,通过担任某一角色和幼儿进行合作,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游戏任务。如在超市没什么顾客时我申请当上了售货员,上班不一会儿,我就自言自语地打电话:“你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哦,你们要送货上门是吗?”一句话提醒了其他工作人员,他们纷纷给娃娃家、花店等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送货上门。超市游戏又热热闹闹地玩了起来。

3.指导性介入

教师参与游戏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游戏中的指导应着力于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重组这些经验,并使他们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之间发生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帮助幼儿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次赶集戏时,人很多,秩序很乱,“顾客”们都在争着买东西付钱。“老板”为了卖东西又气又急。于是,我走过去轻声提醒他们:上次我们一起去参观赶集视频时,你们觉得除了付现金以为还可以这么付钱呢?一句话提醒了他们,他们忙去百宝箱里找来材料,有找大积木、手掌大的纸板等当做手机,用手机支付。解决了这一问题幼儿高兴极了,我竖起大拇指表扬。

总之,为了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扮演角色,大胆模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想玩、会玩、敢玩、乐玩,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学会待人处事、学会与人交往、学会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