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探索与实践

王大刚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线损率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既能够降本增效、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还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优化配电网结构,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供电服务。以同期线损全监测为抓手,以强化线损“四分”管理为重点,推进节能降损、挖掘降损增效潜力。

关键词同期线损;全监测经营管理;降损增效。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由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序推进,对节能减排更加地重视,电网企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地加强线损管理,但受于管理手段、方法,线损管理较为粗放

1、专业发展融合的需要

线损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管理原则,长久以来发展、调度、营销、运检等线损专业部门按照垂直分级管理模式,都有单独的线损管理体系,他们就像平行线一样,互相没有交集。如何将这些数据融会贯通并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数据的价值,发现隐藏的问题,这是降低线损率的关键。

2、公司经营效益提升的需要

线损主要由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技术线损是经由输变配售设施所产生的物理损耗,管理线损是由于计量、抄表、窃电及其他管理不善造成的电能损失。如何做到“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成为提升公司经营效益的关键点。传统的统计线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供售时间不统一、设备关口多统计周期长、统计数据不真实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网企业对于线损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的提升。

(二)研究范围及目标

研究范围:以“四分”线损治理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同期线损系统作为支撑平台,剖析线损异常根本原因,全面总结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异常成因。

研究目标:以同期线损指标全过程监控为功能主线,通过问题查找和专业分析,实现同期线损“四分”全监测、指标全达标,总结线损治理过程经验,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通过同期线损全监测,分析基础档案数据和电量源头采集,查找线损异常问题根本原因,总结分析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结合公司在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实践成效分析,充分说明同期线损“四分”线损在线全监测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突出作用。最终形成研究成果,指导企业线损提升工作的开展。

二、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职责

1.建立健全线损管理机制,强化线损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建立公司统一的线损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按照市公司线损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市、县、所分级管理,发展、营销、运检、调度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原则,实现对线损的全过程管理。

2.完善线损管理制度,落实降损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了以发展规划、调控管理、运维管理、营销管理为主要环节的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工作机制,健全了线损考核机制,明确监测指标及监测周期,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与措施。

(二)狠抓基础管理,提升“四分”水平

1.加强各源端系统基础档案管理。

不断完善营配贯通衔接机制,做到营配调数据全面贯通。通过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与源端数据治理相结合,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全面整合运检与营销数据资源,消除运检和营销数据资源“不共享”、“有差异”等问题,达到运检和营销在停电管理、故障抢修、设备异动信息维护等方面的业务协同,实现营配资源图形化、营配业务互动化、数据采集实时化、线损统计自动化、供电服务智能化。

2.持续提升关口采集成功率。

由营销部统筹协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在市客户服务中心成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监控分析中心,负责监督、指导各县公司、供电所系统运行及实用化推广工作,监督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在县公司成立采集运维班,专门负责管辖范围内采集终端及电能表的运行维护,明确了供电所采集运维人员及日常运维工作职责。

3.加强线损异常监控、分析、治理

不断加强同期线损系统日线损监控,常态化开展同期线损系统异常数据治理工作。建立县公司、供电所和台区经理“三级联动”的台区线损监控机制,对异常台区做到日监测、日分析、日治理的闭环整治,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巩固一处”

优化运行方式,强化技术降损

1.主网降损管理

一是推广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环网运行,双回线路并列运行,实现电网运行优化。二是根据季节负荷变化的情况,在保障电网安全及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适时投退主变,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三是加强无功设备的优化,深化地区无功优化系统(AVC)的应用,以提高主变压器的功率因数。四是开展主变利用效率专题研究,通过轻重主变调换,提升变压器利用效率,降低变压器损耗。

2.配网降损管理

一是重点开展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监测与调整,特别是在夏季、冬季负荷高峰前进行负荷普测和调整。二是加强无功设备的维护,特别加强公变台区电容器的技改投入及运行管理,加大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入比例

做到就地平衡无功负荷,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三是做好配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合理划分供电范围,及时调整线路供电区域,减少迂回供电现象。

加强电网改造,增投降损设施

1.加强配电网规划设计,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中,重点加强降损改造专项研究。高损线路、变压器及台区纳入改造范围,淘汰高能耗配变。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防止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为配合降损工作,农村地区配电变压器按照“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布置,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

2.加快高损台区的低压电网改造工作,结合农网改造、生产技改、采集升级等工程,逐步安排高损台区主干线路、接户线及相关表计改造和轮换,降低技术线损。

3.加大用电秩序较差地区的降损力度,大力推进线路绝缘化改造,有效实现降损增效。

开展“反窃查违”,规范用电秩序

组织开展营销用电稽查和大规模反窃电专项行动,规范供用电秩序。各县供电公司常态化开展用电稽查工作,充分利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及同期线损系统在线日监测结果开展反违章稽查工作,加强对管辖台区进行巡视。供电公司与公、检、法及新闻媒体组建反窃电工作组,制定反窃电行动方案,每季度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反窃电专项行动,加大对反窃电行动及处理结果的宣传。

三、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实践效果

同期线损在线全监测打通专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跨专业融合、全线上集成、零人工录入、全链条贯通,基于问题导向实现了层层穿透、闭环管控,构建了一套齐抓共管的协同作业模式,推动基层发展、调度、运检、营销、计量等各个专业协同融合与友好互动。实现了“四分”线损在线计算、自动生成、实时监测,可以精准定位高损薄弱环节,及时暴露设备、管理等问题,充分发挥线损率指标的灵敏监测作用,以系统的分析结果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现场排查电量异常用户,有效堵塞电量跑冒滴漏,提升反窃电管理能力,做到精准降损。

参考文献

1.探究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与降损对策[J]. 陆敏.科技与企业.2012(22)

2.深化线损“四分”管理,切实提升公司经济效益[J].王菁.通讯世界.2019(3)

3.全面提升线损管理质效[J].王菁. 低碳世界.2019(9)

4.开展台区同期线损治理,实行精准降损[J]. 何俊辉.  低碳世界. 2017(32)
作者简介:

姓名:王大刚

单位信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职称 工程师

研究方向:电网工程前期、节能减排与线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