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奎

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鄂州  436000

摘要: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是职教改革需要,本文通过对“岗课赛证”课程改革路径,“岗课”融通、“课证”融通、“赛教”融通及“岗证”融通方法分析,详述了“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改革路径和方法为具体后续课程改革提高参考。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课程

1.岗课赛证的起源与发展

“课证”融合起源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开启了高职院校关于育训课程融通的早期探索——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赋予“双证书”制度的直接法律依据——职业教育应“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2年原劳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政策层面明确将“双证书”界定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出了要“逐步实现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衔接”。2008年启动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构建了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支撑、国赛为龙头、行业赛为补充的完整赛事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办赛格局。2018年教育部等37部门联合发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确定大赛总基调——“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内容设计围绕专业教学标准和真实工作的过程、任务与要求”。至此,“岗课赛证”大融合、大融通的实践条件日渐成熟。

2.岗课赛证课程改革的意义

“岗课赛证”课程改革将专业对接岗位、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职业证书及专业课程结合形成融合式课程设计。岗课赛证课程融合应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为共同目标,以岗位需求为课程建设标准,以技能大赛标准为课程考核标准,以职业证书能力要求为课程建设能力要求,即在“职业能力”的视域下实现岗课赛证融合。“岗课赛证”课程改革既能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又能通过“岗、赛、证”需求下课程改革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能通过融合下教师能力需求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1

3.岗课赛证课程改革路径

“岗课赛证”课程改革路径一是基于企业岗位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精准促进“岗课融合”。对应企业岗位标准应根据各职业院校所在地区不同、院校专业特色不同综合考虑。即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而忽略高校办学实际,也不能脱离地方需求闭门造车。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能为了有证书而銮舆充数,也不能为追求某一等级证书而忽略实际办学条例和生源质量的影响。三是借鉴技能大赛理念攀登技能人才培养之巅,赛教融合多措并举,着力“赛课”融通。应以赛促教,将技能大赛考核能力融入课程能力目标,以技能大赛考核标准融入课程考核标准。四是优化教材建设机制,打造融合“岗”、“证”的新型专业教材。教材建设应引入企业人员,以企业需求为新型教材建设的一重要参照因素。同时融合职业证书标准,将职业证书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融入教材内容。五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岗课赛证”相结合的思维评价模式1-2

4.岗课赛证课程改革方法

在精准促进“岗课融合”课程改革中首先打造“岗课”融合的育人方式。一是岗位分析与校企双元育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二是根据各地方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学院办学条件遴选“典型企业”共建专业企业学院;三是针对典型企业的“典型产品”,选择代表行业发展方向与最新技术“典型案例”,设计与共建“典型实训室”和“典型企业研发中心”,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编写“典型教材”,设计“典型教案”。

二是打造“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是形成书证融通基本思路,“1”时基础,“X”是补充、强化与拓展。二是设计X证书融入接口课程,形成学生通道、社会人员培养通道双结合,依据书证融通关系对比表,制定融通地图,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改3-4

三是打造“赛教”融合引领教学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接着相关大赛分析,总结竞赛学生具备的能力要求,分解出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第三转换学习领域时大赛知识技能点融入课程内容;最后让学生学习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实现课赛融通。

四是打造融合“岗证”的新型专业教材。即要做到产学结合,将岗位和职业证书需求与教材内容结合;又要动态管理,使教材内容时刻跟随岗位和证书变化而变化。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使“岗证”变化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教材使用者,以增强教材更新能力。

五是建立“岗课赛证”相结合的思维评价模式,即要做到“四个转变”。从重理论考核转变为重动手能力考核,从重结果考核转变为重过程考核,从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多元评价主体,从重做事的考核转变为更重做人的考核。同时做到“三个结合”——结合职业标准、结合征书标准、结合比赛标准,校企共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带动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5

4.结语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应以专业岗位确定教学课程,岗变课变;以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能力,建立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以技能大赛引导课程教学,培养优秀学生形成示范,增进“比学赶超”;以职业证书获取来验证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提升;以岗证互通为目标,做到“岗证”互认。“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最终就是要做到岗位需求对应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对应专业知识,技能大赛对应综合素质,职业证书对应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曾天山.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DOI:10.3969/j.issn.1004-9290.2021.08.001.

[2]成静.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2(11):178-180..

[3] 郭建英,赵鹏媛. 基于职业培训超市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践研究[J]. 广东教育(职教版),2021(12):71-72.

[4] 潘骁宇.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9):96-98.

[5] 余琴. 基于PDCA循环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纺织品设计专业为例[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2):145-147.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22.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