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大学为例

张莉

(山东大学 山东省 济南市 250100)

【摘要】“三全育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后勤工作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广泛性、长效性和渗透性的独特优势。如何通过育人优势来发挥育人功能,与学生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部门协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本文以山东大学后勤系统开展“三全育人”为例,通过分析学生参入后勤服务实践,探讨高校后勤服务参与“三全育人”的路径及工作模式,以期为落实“三全育人”方针、共创服务育人环境、共建和谐校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实践探索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在高等院校中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在教学、管理、服务三个重要环节中围绕“育人”核心,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后勤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到生活、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处处都渗透着后勤服务“育人”元素,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可助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工作。

一、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内涵。

高校后勤是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劳动育人和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针和各高校所提出的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管理,也是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自然延伸。高校后勤“三全育人”是指高校后勤系统在管理和服务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即后勤系统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都承担着育人职责;全过程育人即后勤系统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承担着育人要求,比如餐饮、洗浴、医疗、维修、绿化等;全方位育人即每一处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绿地、景观等都营造出育人的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二)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

1.凸显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后勤服务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后勤实践的劳动教育锻炼大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生活能力,锻造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职业能力,实现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零过渡”,是补齐劳动教育短板,重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依据。后勤系统作为高等学校重要保障部门,做好后勤系统“三全育人”工作,就是把“立德树人”融入后勤服务与管理中,营造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高校后勤系统通过开展“三全育人”活动,能够充分挖掘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而丰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如山东大学后勤系统联合学生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光盘行动”“绿色校园创建”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惜粮食、勤俭节约与节能环保意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演练、反诈骗宣传等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掌握应急技能和消防初步处置技能;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3.架起后勤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后勤服务点多面广、量大繁杂,服务水平和学生的需求始终存在差距,因此建立后勤部门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后勤运行管理,定期召开“学生面对面”座谈会,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后勤、了解后勤、宣传后勤。以“相约后勤”微信群为依托,多层次、多渠道地与学生交流。后勤要主动将学校的政策宣传给同学们,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对于一些不能解决的特殊问题,要积极主动地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对于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后勤要积极整改,让学生能感受后勤的温暖,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后勤与学生就能形成良性互动,同时也能促进后勤在提高服务水平中增强育人效果。在“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在全面系统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统筹规划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多方面的建设,促进后勤服务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多渠道、多层次提升“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的效率。

二、加强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对策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既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后勤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后勤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领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自觉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向纵深处发展。一是多方联动,凝聚育人合力。高校后勤党组织要加强与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的联系、联合,积极构建和谐、高效的“三全育人”工作大格局,将育人工作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凝聚更多的育人力量。二是立足实际,打造育人特色。高校后勤党组织要积极促进后勤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后勤在饮食、快递、住宿、绿化等方面的育人资源,努力打造符合后勤工作实际、深受学生喜爱、切实发挥育人实效的品牌活动。

(二)突出环境育人,营造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环境会危害人的身心发展。大学时期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后勤在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后勤要立足实际,将“三全育人”工作和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环境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后勤要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效果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大问题。因此,要提升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应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员工思想教育,提升育人意识。高校后勤要以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深化员工自身在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认知,切实提升员工的育人意识。二是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育人能力。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高校后勤工作的复杂性对员工的技能本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后勤要根据员工岗位情况进行写作、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育人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

山东大学后勤保障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三全育人”工作的各方面要求,立足实际、仔细谋划、积极行动,充分利用后勤育人资源,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形成了后勤“三全育人”的山大特色。

(一)联学共建,共同成长。后勤保障部党委创新支部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目前已与11个学生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助力学生成长进步。开辟的“新心向荣”小农场是山东大学劳动教育和育人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阔心境,培育乐观向上的品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舌尖上的山大,在餐饮服务中育人。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党总支开展“走省”活动,线上线下调研征集学生餐饮需求,邀请贵州、湖北、福建、河南、广东、四川等省份的学生共同研发和改进地方特色食品(热干面、鼎福肉片、糯米鸡、担担面等),征集学生家乡菜并加以推广,进行“我最喜欢的美食”评选并在食堂推广,深受同学们的好评。开设以提高学生生活技能为目的添翼工程美食课堂,与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开展“助力防疫,争当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持续走进食堂帮厨。后勤职工以前是不上讲台的老师,现在也走上讲台,给学生传授技艺,用言传身教发挥服务育人作用。

(三)走近交通、通讯、快递服务。“我与学生面对面”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中心开展“走进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体验交通车发车服务过程;学生团队清洁交通班车,感受驾驶员保持校车舒适的乘车环境的辛苦。开展“三月春风,盒你行动”“走进快递收发”系列活动,切实解决学生关心的快递收发问题,使同学们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了解后勤工作,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爱心、责任心,达到育人目的。

(四)我的宿舍我做主,开展公寓改造提案大赛。后勤保障部联合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学生会公寓环境改造提案大赛,吸引31支学生队伍参加大赛。通过提案大赛,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搭建了平台,并在改造过程中吸收学生好的设计理念,增加人文设计,提升智慧化程度,为学生提供现代、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空间。竣工后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宿舍改造完成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全过程,并将检测报告第一时间向学生公布,为学生参与后勤管理提供平台。

(五)与学院学生手拉手,管理服务育人见实效。千佛山校区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与体育学院党支部共同开展了“义务植树为校园添加绿色”活动,这一活动吸引同学积极参与,大家共同栽下树苗,清理校园内的杂草、白色垃圾和小广告,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环境。这些实践活动使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与学生代表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联络机制,让学生走进后勤、了解后勤、宣传后勤。实时掌握学生对于后勤服务的需求;聘请学生为义务监督员参与校区日常监管及各种检查和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议、反馈学生诉求等;学生宿舍整体升级改造后,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新改造宿舍空气质量的检测,努力为师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育人理念贯穿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

四、结语

后勤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是鲜活的育人课堂。育人者,首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对育人工作的谋划,需要思路清晰、配套到位、协同配合;要针对“三全育人”开展相关培训,让每个育人者都了解学生特点、知道学生所思所想。“三全育人”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协同配合,组合式发力,真正做到落实落地卓有成效,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后勤系统应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内在的本质需求,发挥高校后勤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协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共谋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雷虹.新时代高校后勤系统“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74-76.

[2]王强,田备,方正泉.新时代高校后勤的劳动教育功能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9(19):49-51.

[3]刘向兵,李珂,彭维峰.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与现实针对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4-6.

[4]林华坤.“三全育人”下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21(03):5-7. 

[5] 贾如.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05):58-61.

[6] 梁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28-30.

[7] 林毅.试论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落实机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04):19-26.

[8]林芝涵,李荣亮.“三全育人”视域下优化高校后勤工作研究 [J].高校后勤研究,2021(08):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