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分析

刘淑梅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中心中学  221113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且与生活联系紧密,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生素养,促使生成性教学被广泛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故本文围绕生成性教学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生成性教学资源捕捉,并简单论述了初中化学生成性资源特性等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引言:生成性教学模式的出现,提高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个人品德素质。

一、生成性教学认识

所谓生成性教学,主要指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生成疑问和课题,使其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解决疑问,达到拓宽知识视野的目的。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生成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参与各个课堂环节[1]

二、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特性

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机会,还应是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的契机,促使双方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和合作。因此,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存在不确定性,可以推进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同时,生成性教学资源无法提前进行计划和规划,常常受到教学环境、课堂主体等多个方面影响,使其具有开放性特点。另外,由于大多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大多产生于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中,与实际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具备明显的情境性。

三、限制生成性教学发展因素

现阶段,生成性教学仍然没能得到有效发展,部分教师无法认识到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难以实现科学运用,导致生成性教学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具体限制因素为:其一,升学压力较大。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此种教学模式表示赞同,不仅有效降低学习压力,还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此时期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认为提高分数才是关键。其二,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由于学生长期在教师、家长等思想观念影响下,认为分数最重要,教师做什么都是对的,难以主动向教师提出其他意见,致使生成性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开展。其三,教学任务繁重。初中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常常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难以集中精力展开教学设计,并能无法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关于生成性教学的内容。其四,价值取向单一。化学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促使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解一些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并且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化学实验大多选择口头表述或者播放相关视频,不重视知识创新,价值取向单一。

四、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生成性教学资源捕捉

(一)开展化学实验

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培养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个阶段核心工作任务,需要教师端正工作态度,适当调整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相对于其他初中课程,初中化学科目涉及大量的化学实验,已经成为此科目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化学实验,获得更多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以此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地指导,规范操作流程,之后通过充分发挥感觉器官的优势,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感知能力,发现化学科目的魅力,主动解答教师提出的疑问。同时,整个实验阶段,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旧知识,可以得到很多新知识,从而准确解答实验中存在的疑惑。另外,初中化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比较考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若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仅掌握本节课主要内容,解决学习过程存在的疑问,还能提升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生成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是教师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关键,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2]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生成性教学的关键为对现存生成性问题进行合理解决,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捕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快速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具体而言,日常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拓展化学方面的知识面,更新现有知识体系,促使能够合理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到从容面对,而不是一句“考试不考”带过,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正常情况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经过反复思考,已经阻碍学生具体学习,此时若教师保持不重视的态度,将难以顺利开展化学教学,影响实际教学质量,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对问题展开针对教学

对于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来说,教学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教师若想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应对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展开深入思考,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前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强化学习能力的目的。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其主动与同学展开讨论,实现温故而知新,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譬如,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内容时,当经过一系列讨论和研究之后,生成“能否根据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铁、铝、锌的活动性强弱”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展开化学实验,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以此准确找出问题的根本答案。通过对问题展开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捕捉多样性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能充分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加入课堂实验环节,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还能从中发现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

总结: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快速推进,愈加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而生成性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符合当前教育部门的要求,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开展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时,需要教师保持较高的重视程度,掌握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特点,以及捕捉方式,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普布桑姆.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在实践中的意义[J].真情,2021(8):0187-0187

[2]赵剑晓.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29):22-23

刘淑梅1970-,女,汉,江苏徐州,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