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张璐会议翻译的参考书目评论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基于张璐会议翻译的参考书目评论选择

汤青媚

武汉晴川学院

摘要:参考书目评论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特定研究项目中所用书目挑选进行简要介绍。这篇评论是基于对张璐会议翻译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奈达、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来分析张璐会议翻译中参考书目的选择,旨在为论文写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参考文献;书目评论;会议翻译

一、引言

一般认为,参考书目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作者将在文章中讨论的内容提供线索,而且对那些做出贡献的学者表示尊重和感谢。因此,记录书目挑选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展示选择参考书目的步骤和使用的不同方法。

二、步骤一:寻找张璐的翻译资料

第一步,试图找到张璐的翻译资料、作品特点和人们对她作品的评价。事实上,没能找到一本记录她成就的书。为此,查阅了网络资料,幸运的是,获得了一些关于张璐的简介、背景及翻译成功之路的资源。此外,还在她的翻译中发现了对中国古诗词精准翻译而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部分。其中最受欢迎的一句是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译为“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用意译的翻译手法来传递这句诗的精神意义,使得目标语言群体更容易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核心内容。

三、步骤二:寻找会议翻译的原则

第二步,试图找出一些人们在会议翻译时应该记住的原则、特点、方法和技巧。然而,不同于构成我们文化基本元素的文学或宗教的翻译,有大量的文章致力于分析这些领域中的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如西奥·赫曼斯和詹姆斯•霍姆斯的作品都展示了如何将文学或宗教翻译的方法应用于所选文本。会议翻译是翻译研究中比较新的一个领域,属于口译部分,所以很少有人对会议翻译进行研究,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写成书。

鉴于会议翻译这一具体课题的出版资料相对匮乏,首先尝试网络资源。然而,大多数网站只提供了会议资料,之后没有任何评论。然后用RMR在线资源课程中介绍的方法,访问JSTOR和Web of Science。通过扫描每本书的内容,可快速获得所需的信息。例如,理查德·西摩的文章对会议中涉及东西方的翻译进行了具体的选材说明。此外,玛莎·坦南特在一篇当代文本中简要介绍了翻译和口译人员的培训,还阐述了翻译领域的现状和对未来翻译的展望。

四、步骤三:寻找翻译界三位学者的研究资料

在完成了很难找到信息的实践部分后,第三步着手搜索三位致力于翻译方法研究的学者的书籍。在知识储备中有对他们的作品有一定了解,如奈达从语义方面讲解如何运用成分分析进行翻译,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直译的翻译方法,这是翻译会议资料的基础;纽马克介绍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这有助于对不同类型材料中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卡特福德提供了翻译中语言学方面的信息,主要介绍了直译的翻译方法。然而,论文写作资源还是不足,所以可去图书馆寻找更多他们的作品。

还尝试了翻译研究导师介绍的方法,去图书馆办了一张UK大学图书馆通行证,从其他大学借阅所需的书籍。 纽马克(1988)、奈达(1964)的著作为分析张璐的会议翻译文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将其他学者的理论与三位学者进行了比较。例如,巴兹尔•哈蒂姆和杰里米·芒迪从语义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对翻译理论进行了检验。约瑟夫·马龙从不同的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斯奈尔·霍恩比对翻译中的词、义、对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学会了更多关于会议翻译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读者和资源类型运用不同的方法。

到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只从语言方面分析了如何翻译会议资料,忽略了文化方面。张璐主要为温家宝总理做翻译,并且她的几乎所有的会议翻译都是为关注中国发展的国际记者或观众做的,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填补文化鸿沟是很重要的。关于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避免文化差异的问题上,从学者的研究中获得了一些参考。例如,苏姗·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费布尔论述了翻译在塑造欧洲文学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翻译的历史。洛娜·哈德威克分析了不同类型翻译背后的文学和文化环境。卡坦着重介绍了基本的文化障碍、民间翻译和音译注释。

五、结论

综上所述,积累参考书目的过程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因为的论文写作有多方面的启发。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当需要的书找不到时,成功地将探寻扩展到其他大学的图书馆。同时,最大限度地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虽然参考书目收集只是论文写作的一部分,但它是基本和必要的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 and André, L.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90.

[2] Cat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 Hardwick, L. Translating Words, Translating Cultures. London: Duckworth, 2000.

[4] Hermans, T.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London and Sydney: Crom Helm, 1985.

[5]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 York/London: Prentice Hall, 1988.

[6] Nida, 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F.J. Brill, 1964.

[7]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理论选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 权振祖. 试论新闻发布会交替传译的翻译策略—以张璐翻译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 36(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