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胡晓菲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开始提高了对土地治理的重视度,对土地开展治理工作时,主要是对使用率低且缺少合理性、未被使用和存在损害问题的土地开展治理工作,将土地的使用率提高,实现目前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对一些偏远区域来说,自然因素和土地治理的开展都会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造成影响,现阶段人们逐渐开始对生态文明建设提高重视,进行土地治理相关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土地生态整治的重要性,探究土地整治工作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提出有效改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1阐述土地生态整治重要性

    近几年,由于农村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没有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使,导致农村区域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甚至会产生严重生态污染。从有关探究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有很多农业用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生态能力越来越低,频繁发生土地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将农村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激发出来,需要加大对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利用,基于此,土地工程技术逐渐涌现出来。对农村土地生态进行治理时,要运用更先进的土地工程技术,加大对这些技术的创新力度,提高农用耕地质量,增加其数量,对农村耕地进行维护。目前这项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重要内容,在促进现代农业创业稳定发展,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潜力以及农民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不断对农村土地生态开展整治工作,并且开始对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高重视,开展这项工作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耗,甚至没有得到有效修复,如果超过土地承载力,甚至会对新农村建设造成影响。开展严格的土地生态整治工作是由我国国情方面来决定,而且要贯穿落实当十八大所倡导的农村各项工作方案和工作精神,逐渐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必然发展趋势。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农业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目前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因为盲目进行扩张,很多农村土地资源被城市建所所占据,对土地进行使用时产生严重生产问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因此要求对农村土地生态开展整治工作,有效运用土地工程技术创建良好环境,而且还要加大对土地生态的整治力度,有效开展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基础农田建设,保证基本农田范围不会出现缩小情况,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进一步推动农村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良好发展。

2分析土地整治现况

2.1 土地整治问题

     第一,群众未对土地整治工作提高重视。开展土地整治时主要是在偏远农村进行,很多农户对这项整治工作的政策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提高重视,导致土地整治很难进行。例如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要对农户救灾进行拆迁,占用耕地时,本地农民不重视、不关心、不配合相关政策,导致这项工作没有办法顺利进行,甚至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除了以上情况以外,本地政府对有关政策也没有提高重视,给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

    第二,土地整治工作是一项规模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专业知识,而且技术要求很高,全面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①部分农民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导致政府部门没有办法顺利开展这项工作;②一些政府部门过于看重整治后的效果,而忽略整治过程中的质量和后期环保工作,导致这项政治区域和附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③对土地进行整治时未掌握其核心目标,相应过程的实施机制缺少完善性,一些人员觉得这项工作就是简单的内容,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这项工作开展期间只是为了应付验收或者受到本地地理因素影响随意进行整治。

    第三,土地整治使用力度不够。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城乡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化情况很严重,部分农民放弃自由土地而搬迁到城市打工造成农耕土地锐减或者荒置,所以农村土地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是现阶段土地整治中主要遇到的难题之一,发布有关政策,将农村土地的使用率提高,加大其开发力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优化,从而将其使用率提高。

2.2土地整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第一,生态因素。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通常都是在偏远丘陵地带,在整治时各方面都会对原有地形地貌和附近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一些区域在进行土地整治时,对农田,道路和沟渠等地方会铺设很多水泥,追求混凝土和高品位的设计这方法,这样不仅会加大投资,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区域在对农用土地进行整理时,为了通行更加便捷,会将原有的勾渠截弯曲直,对水利和结构开展设计工作时通常都是为了满足水流顺畅和提高输水排水功能为主。开展以上工作并没有对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考虑。

   第二,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要有效挖掘出土地潜力,加大有效的耕地面积,而实际实施过程中群众更加看重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现象发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逐渐从前期追求社会文明发展,逐渐向精神和生态文明发展前进,仅仅追求经济效益的土地整改规划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需求。

3 改进措施

     土地整治是一项设计面广且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社会稳定和农民效益有着很大关系,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不仅要提高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重视度,要求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必要的时候还要运用强有力的改革对策,获得良好整治效果。

3.1合理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

    为了有效缩减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差距,提高农村产业发展以及土地使用率,只有通过土地整改工作才能更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如今土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以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等情况发生,在开展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衡量,通过运用适度原则,在确保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3.2加强土地整治验收标准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大有效耕地面积,对农村土地生产质量和附近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而实际中部分部门会将土地整治工作当成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对后期项目进行验收时存有侥幸心理,只是为了完成项目而开展建设,完全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3改善土地整治施工技术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需要给予一定技术方面支持,对工程技术水平进行行提升,保证土地整治工作能够获得良好效果。而现阶段国内土地整治制度还不够完善,采用的技术还有待加强,主要运用国外一些先进整治技术,所以有关专业人员和员工要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对土地整治技术进行创新,勇攀高峰,由此能够更好满足土地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整治目标。

4 总结

    总之,为了更好实现土地整治目标,提高土地资源效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首先,我国一定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这项工作力度,使群众能够主动参与和配合政府工作;其次还要对新的技术进行研发,运用新的整治模式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在满足土地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推动其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小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背景下的赣州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9.

[2]王波.农村土地整治经验思考和启示:以陕西省定边县域土地整治为例[J].山西农经,2021(2):49-50.

[3]周聪.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54-55.

[4]王志武.土地整治的现状研究及未来展望[J].黑龙江科学,2019,10(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