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敏  ,李芳

长治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本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脑出血患者分成参照组及研究组,分别为两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脑出血属于当前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基础性疾病的发生、小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引发的[1],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恶心呕吐、说话困难、面部或四肢麻木、视力障碍、行走困难等表现,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不利于患者预后[2]。临床中一般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术后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手段,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3]。本院针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展开了护理对比观察,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护理的干预,旨在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应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本院收治的62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脑出血患者分成2组,所有病例的收集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其中31例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4例,年龄分布在57至79岁之间,均值为(65.36±3.45)岁,发病时间1.2至6小时,平均(3.02±0.45)h;3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3例,年龄分布在56至78岁之间,均值为(65.34±3.43)岁,发病时间1.1至6小时,平均(3.00±0.44)h。

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且可对比。

1.2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的健康宣教、对症护理、药物指导、环境护理等手段。

对研究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1)早期康复护理:发病24小时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肢体功能位,禁止搬动患者,减少患侧肢体肌肉挛缩。术后1-3天内监测其生命体征,对于体征平稳、出血控制灵活的患者指导患者家属实施被动运动,遵循从上到下及由远及近的原则为患者实施肢体按摩和屈曲、伸展等被动运动及指导患者下下床主动运动,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还应指导患者开展早期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的训练,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训练,指导患者听广播复述练习。饮食中遵循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将床头适当的抬高,进食后给予温开水,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结合评估结果展开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语言安慰、眼神肯定、肢体抚触等护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缓解患者心理压力。(2)认知行为干预: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多元化的途径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关于疾病、手术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让患者和家属意识到康复训练的意义。叮嘱患者家属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指导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和原则,戒烟戒酒、早睡早起。还应叮嘱患者在日后的饮食过程中切忌过多的摄入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多给予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后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的处理,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心理状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

两组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肢体功能评分

 心理状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参照组(31)

56.32±3.47

47.79±3.56

63.10±5.26

研究组(31)

62.15±3.33

42.10±3.33

68.59±4.49

t值

6.749

6.499

4.420

P值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n)

 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

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31)

31

18(58.07)

24(77.42)

研究组(31)

31

27(87.10)

30(96.77)

X2

-

6.565

5.167

P值

-

0.010

0.023

3讨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是尤为重要的。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和思想,从脑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护理需求出发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计划和措施[4],更好的从患者疾病、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康复计划等多方面出发落实相应的护理服务,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强化和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5]。本研究结果表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后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脑出血患者,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高于参照组,说明在脑出血护理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达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郑丽燕,宋云梅,范勳香,康丽钦,邹敏.认知行为护理联合激励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5):43-46.

[2]胡艳红,陈晨,廖文艺.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02):163-165.

[3]张照霞,邹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5):47-49.

[4]谢梦情,陈静,周晓光,康莎莎,李莲莲.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5):92+65.

[5]郭东旭.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4341-4344.

作者简介:王敏(1991-)女,汉,本科,籍贯:山西省长治市,研究方向:康复医学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