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临床研究

钟勇

四川省资中县精神病医院 641200

摘要目的:对应用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焦虑症治疗的患者86名,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按照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结果:应用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应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更佳。结论:应用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丁螺环酮;帕罗西汀;焦虑症

多见的焦虑症可以分为焦虑情绪、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症。如果更严重,患者可能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见陌生人或朋友,整个人的功能严重受损。对于较轻的焦虑情绪或较轻的焦虑状态,可以适当调整,不需要用药物[1]。但相对比较重的焦虑状态,或焦虑症,有明显的担心害怕、身体不舒服、晚上睡眠差,主张使用药物。本次研究对应用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焦虑症患者进行调研。将患者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其中对照组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8.4±0.5)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病程(1.4±0.2)年;实验组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37.3±0.5)岁,病程9个月-4年,平均病程(1.5±0.2)年。两组临床数据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无循环、呼吸等等系统疾病史;2.患者无其他合并症,无其他神经系统疾患;3.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配合及护理的患者;2.患者或患者家属不同意加入此次调研;3.经检查有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哺乳期女性的病例。4.对丁螺环酮、帕罗西汀有过敏症状。

1.3研究方法

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丁螺环酮联合罗西汀治疗。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辅助使用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方法。其中:

心理治疗按照:认知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法。认知行为治疗常用的有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学会改变非理性的信念,从而减轻由于非理性信念而引发的焦虑、恐惧或灾难化的想法,减轻预期性的焦虑,并且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获得情感的支持和慰藉。在精神分析师的帮助之下,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潜意识的一些欲望,从而解决由于内心冲突而引发的过度焦虑、紧张的问题。焦虑症药物不可长期服用,患有心理疾病应多多尝试心理干预疗法,及时医生进行沟通并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平时在生活上要有一颗平常心,情绪不可大起大落,与周围知心朋友或家人及时沟通,学会向他人倾诉招待自己,找到压力和情绪释放的方式,对焦虑症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

物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措施。针灸、推拿、按摩等,可以使大脑神经放松,从而改善症状。此外,对于特别严重的精神焦虑症,也可以考虑进行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利用电流使患者意识短暂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以改善症状。

1.4效果评定指标

患者焦虑病症得到明显好转,躯体不适、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情绪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且无嗜睡、无力、头晕、眩晕感、失眠、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作为显效标准;患者躯体不适、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情绪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有所好转,出现轻微嗜睡、无力、头晕、眩晕感、失眠、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作为显效标准为有效标准;患者症状和体征并未好转,甚至有所恶化,或腹痛、腹泻、血便等临床症状未缓解并且出现严重嗜睡、无力、头晕、眩晕感、失眠、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作为显效标准视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通过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43

9(20.93%)

26(60.46%)

8(18.60%)

35(81.39%)

实验组

43

18(41.86%)

22(51.16%)

3(6.97%)

40(93.02%)

P

-

0.05

0.05

0.05

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n%]

组别

n

身体

心理

社会

生活

对照组

43

69.56±8.75

65.88±5.58

66.57±9.48

82.29±4.49

实验组

43

86.87±6.34

78.35±6.34

84.82±9.17

87.94±5.53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焦虑症应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治疗可以治愈。如果为较轻的焦虑症,可以治愈,具体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按照科学疗程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2]。如果患者本身有性格方面问题,或者有家庭、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焦虑,造成加重或者诱发。

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或消除焦虑症状及伴随症状,常用的药物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抗焦虑的药物,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其他焦虑性障碍有效[3-4]。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是通过干预人体脑神经,从而达到治疗临床症状的效果,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必定会损伤人体脑部神经,若有效可减少服用量直至停药,但对于药物干预治疗作用不大的患者,长期用药会致使其脑功能紊乱,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由于焦虑症的药物会起到一定安神、平复情绪的作用,患者在白天会时常感到疲倦、乏力。有些患者在用药后会在早晨起床后出现口干、腹痛、排便困难等情况,这些都是服用抗焦虑的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临床上一些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头晕、眼花,甚至会对药物产生依赖,导致使病情好转停药焦虑症又反复发作,患者一旦对药物的依赖极有可能加重病情,会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因此焦虑症往往会引发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便会增加对该类疾病的治疗难度[5-7]

焦虑症临床症状较严重时,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有艾司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等。丁螺环酮作为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来达到抗焦虑作用。丁螺环酮作用比较温和、安全性相对比较好,但是起效慢,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帕罗西汀可以轻度的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帕罗西汀这种抗焦虑的作用往往在治疗开始后数日就可以体会到。那么对于焦虑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也可以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丁螺环酮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贵文.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2.

[2]刘玉玲.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6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6):2.

[3]焦传安,张自学,吴本波,等.分析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7,7(10):2.

[4]贺美.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1):2.

[5]陈文婷,鲍观兴.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6):2.

[6]李鹏辉,王文军,卢全恩,等.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017(005):656-657,660.

[7]王哲.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