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提升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提升路径分析

王,博

(黑龙江工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不仅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思想引领者,辅导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然要把控班级核心,发挥自身的思政引领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建设,然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辅导员发挥思政引领力面临诸多制约。基于此,本文对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提升路径;分析

前言

“思政”教育背景,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建设,意在提升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创建和谐美好校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中,并将其延伸到课堂外,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缺乏政治引领人。辅导员和大学生朝夕相处,作为最了解学生的人,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可以更好地推动校园的思想教育工作。

1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

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传达学校政策、下达文件、组织班级,务的责任,但是多数高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并不明确,降低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部分高校并未确切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于其他教师工作的差异性,对辅导员的具体职位的认知仍旧不足,虽然高校招聘辅导员有明确的要求,不管是学历,还是教育背景,但是却我能充分利用其技能,导致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服务学生,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如下达学校政策、文件、宿舍安全检查等工作,且高校辅导员没有直接管理部门,所有学校部门都可以给高校辅导员指派工作[1]。对于教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繁杂,缺乏专业性,其工作成果难以受到肯定,从而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大大降低,阻碍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1.2工作繁杂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围绕班级大小事务,工作内容十分繁杂,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十分不易,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导致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无从下手,也就谈不上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力量,在日常思想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生源更为多元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汇聚一堂,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愈发重,学生和辅导员的配比失衡,让辅导员疲于应付,无法将工作重点转移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熟化、系统化发展。同时,由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高校辅导员没有时间参与学校培训,不仅影响了自身技能的提升,也限制了政治素养的提升,最终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与高校要求越来越大。

1.3职业能力不足

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缺失,与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育人理念不符。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保证工作质量,不仅要将精力放在班级事务上,更应该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发挥自身的思政引领力,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敏锐信息获取能力,才能将思政工作融入日常事务中,发挥自身的思政引领力,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然而,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忽视了辅导员的专业背景要求,大部分辅导员并不是思政教育相关专业,所以很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现代网络背景下,要求高校辅导员有较强的交谈能力、网络技能,但部分辅导员这方面技能不足,素养缺失,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思政教育活动的设计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力度,很难引起学生的踊跃参与。

2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力的路径

2.1完善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助力辅导员职业发展。

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不仅要将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校思政教育情况,推动思政教育的专业化、体系化,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力量,推动其职业化发展是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的关键,通过加大辅导员团队的管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以制度为引领,保障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提升对辅导员团队的认同度,进而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其职业化发展,凸显其思政力。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其学历标准与其他教师一样,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辅导员却没有编制,无法从职业上给予其保证,从而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第一,高校应该在教育部的要求下,推进高校辅导员编制工作的进行,同时按照合理标准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2]。借助政策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促进辅导员更好发挥其思政引领力;第二,学生管理工作十分庞杂,为了让辅导员有精力做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应该完善制度,从制定上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职位权限,让辅导员工作更加条理化。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高校应该加大信息建设力度,引导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保证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第三,高校辅导员身处工作一线,只有彻底清扫掉辅导员的实际困难,才能让其真正的投入到思工作中,所以,高校应该了解高校辅导员的需求,适当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工资待遇,并做好人文关怀,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才能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提升职业素养,贯彻终身学习理念

高校辅导员工作繁杂,要求辅导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新的教育环境下,辅导员要发挥自身思政引领力,就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性学习,才能奠定扎实的个人工作基础。第一,辅导员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要积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更新思想理论,坚持学习习近平近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刻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才能发挥政治引领力,促进学生思想建设;第二,要积极学习多学科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补充自我,提升自我,并以思想教育实践为准将所学应用到其中,才能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把控全局,引领学生思想;第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在高校生源不断复杂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形态也会更为个性化、多元化,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辅导员要本着终生学习的理念,积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风向,纠正学生的不正确价值观[3]

2.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辅导员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思政引领力,就要促进思政教育走进生活,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将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继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强化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理论的结合,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用实践凸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启示。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起来,灵活传达思想教育文件,并将教育话术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才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结 语

综上所述,新环境下,发展高校辅导员思政引领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支持,因此要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才能确保高校辅导员更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提升路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2,26(03):65-69.

[2]魏文静.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提升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08):67-69.

[3]尹露露.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提升路径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1(24):88-89.

作者简介:王博(1986.09—),女,汉族,黑龙江省鸡西人,教育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