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实质性解决“控辍”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再谈实质性解决“控辍”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刘联 ,魏美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初级中学

    关键词:“控辍”问题;思路;对策;生本教育

    近年来,我省农村初中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辍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甚至出现反弹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2006年1月26日表示,如果以全国小学和初中1.8亿学生计算,再按全国平均辍学率计算,估计辍学学生在230万人左右。从教育公平理论的角度分析,高辍学率既是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教育条件不均等的直接后果,又是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的典型标志;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辍学率增加了教育成本,浪费了教育资源,将直接影响我省“双高普九”的进程。因此,面对新形势,增强农村初中为农村教育发展、经济腾飞的能力,有效地解决“控辍”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主要发生在初中,小学则比较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校教育的过失。通过阅读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笔者认识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教育。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说,过去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和教育生涯中,尊重了课本,尊重了编者,唯独把我们课堂中最具创造性、最具人格独立性的资源——学生忘记了。而且,有许多时候,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立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教师更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辍学。

    2.家庭教育的误区。当今社会独生子女仍属普遍,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学外语、弹钢琴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甚至与家长对抗,有的还发展到因丧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而轻生。

    3.社会、政府、法制部门参与不到位。人们对《义务教育法》的法制观念不强,有法无人执行,使《义务教育法》显得苍白无力。控辍需要社会参与、家长参与、法律部门参与。现在各乡镇、村委会的党政一把手工程还不到位。

    二、实质性解决“控辍”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体现了对每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尊重和保护。面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随着教育的综合改革,控制农村初中辍学反弹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辍学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防止学生辍学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

    首先,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硬、软件逐步完善。实现刘延东同志提出的“推进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发展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建设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

    其次,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结合乡规民约开展带有惩罚性质的工作;针对困难、离异等家庭,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使其支持子女读书,实行“乡(镇)村领导包家长”。

    最后,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个人素质不同,对学生的态度也不同。教师在家访中发现有许多家长听孩子的,随心所欲;还有一部分家长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在家挣钱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开展“线上亲子共读”等方法,指导家长提高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使家长清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改变陈旧的观念,实行“学校包学生”。

    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一直与各级政府履行签订的控辍合同,工作中沟通情况,反馈信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等,使控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构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质性解决农村初中的“控辍”问题,其根本还在学校,学校应该构建生本教育体系。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研究成果已被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所证明。生本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

    2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结构。农村初中除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外,还要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给学校留出的自主发展空间,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现农村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建立“共学+选学”的课程模式。

    3学校教学内容、方法的更新。解决学生辍学问题,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好坏的旧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授课。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注意观察,适时指导,帮助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古文的词义句意的理解,不妨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首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乐事,使学生把学校变成学习生活的乐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愉快地学习、思考、活动。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使之产生强大推动力,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在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下,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科教学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计划,把牢、把正“双减”方向盘,严格控制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量,确保活动课的开设,开全学科,开足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让学生乐学,学在乐中。

    6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都力有一定的阈限,如超过这一阈限,只会引起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下降。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选择符合孩子实际阶段性的期望目标,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

    7控辍保额,广泛助学。首先,由各级政府采取联合助学,对辍学的学生家长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罚措施。其次,加大贯彻力度,切实解决特困生的实际困难。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质性解决“控辍”问题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l】王珠珠,蒋鸣和.专家对话——农远工程对孩子们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意义【J】.200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3】冉乃彦.“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J].中国教育报,2008.

    【4】金延春.“关于实质性解决‘控辍’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