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低自尊水平学生的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低自尊水平学生的干预研究

 ,段抒含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自尊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学生也正处在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如学业成绩、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的调节等。本课题旨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帮助低自尊的学生提高自尊水平,以保障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团体辅导;低自尊;中学生

一、研究背景

    在初中阶段关注学生自尊的发展与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影响着人格的形成,自尊发展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自尊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绪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自尊会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自尊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由于青少年自尊发展特有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了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备受关注的领域。但是纵观青少年自尊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自尊与学业成绩、亲子关系、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关系研究,国内以自尊为主的干预研究较少,而自尊的发展是以个人成长的社会经历为基础的,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性格等都会渗透到自尊的结构中。青少年时期是人格走向成熟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自尊在这一阶段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并且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尊发展也有影响作用,这说明同伴教育对于培养自尊有可行性。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提高初中学生的自尊水平,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形成一套完整的、以提高自尊水平为目标、适用于初中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我校初二年级学生中自尊水平较低的学生。以自尊量表得分较低作为依据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学生不做任何干预和学习。以检测低自尊水平的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自尊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从而验证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是否有效。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完成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完成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本方案的活动内容根据影响中学生自尊水平的各因素设计。

(二)前测量表的发放与统计

针对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共发放491份,收回485份,其中无效量表12份,有效量表共计473份,录入数据。特说明无效量表指答题不完整、答案一致性高、未填写姓名等。

通过筛选量表得分,选择分数较低的24名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12名学生。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前测量表分数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分数均表现出一致性,无差异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后续的研究。

(三)团体心理辅导

针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根据团辅方案进行8次活动,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团体辅导主题如下:相逢是首歌、认识自我、我的好朋友、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学习、有爱的家庭、理想与现实、展望未来。

(四)后测量表的发放和统计

    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一周后,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24名学生发放了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进行后测并统计分数。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后测分数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组前后测分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对照组前后测分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五)修改团辅方案

   根据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以及学生的真实反馈,修改完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五、结果分析

(一)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分数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t=6.287,p=0.000),且实验组平均值(24.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值(17.33)。

(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测分数呈现显著性差异,分数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t=-17.370,p=0.000);实验组前测量表分数的平均值(16.42)明显低于后测量表分数的平均值(24.42)。

(三)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前后测分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且对照组前后测量表分数的平均值差异不大。

六、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学生的自尊水平有干预作用,能帮助低自尊的学生提高自尊水平。

七、创新之处

    以往对自尊的研究很少有干预研究,实际上自尊水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初中生的自我评价会影响到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因此,本课题的创新之一在于采用一定方法对低自尊水平的学生进行干预研究,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帮助个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八、研究启发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得知团体心理辅导是比较适合中学生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将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既能高效解决共性问题,也能降低学生的自我防御心理,学生在团体中进行同伴交流和互动,能提高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自我成长也是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形成的良好的氛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心理健康课程外,希望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可以开设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真正做到帮助学生促进良好心理状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樊富珉

[2] 团体心理咨询,樊富珉

[3] 中小学生自尊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赵东妍,渤海大学

[4] 中学生家庭关怀度、同伴关系与自尊的研究,包淑雅,山东大学

[5] 初中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武传洁,南京师范大学

[6]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殷何莲,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