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黄芳

四川省威远县凤翔中学

摘要:在目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基本的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出现很大程度的全面变化。广大教师必须采取多样性的优化策略,科学制作有效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本内涵之下,采取新型有效的基本课程教学模式,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加强地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教学分析;改革策略

现代地理课堂的教学发展,强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思考、去分析,而不是单纯的被动听讲。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把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出来。这就要求老师调整教学理念,不断地简化教学过程、补充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1. 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学科优质的教学为评价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核心思想,一定的课程标准是学科优质的教学基础,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学科教学的指引。地理课堂的教学改革,就是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高中地理在新课程模式下,必须对教育教学进行创新与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期间必须关注的两个重点,要求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期间,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重视地理知识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提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科思维的锻炼。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独立探究、合作、体验的环境,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属于“支架”地位,对学生做好引导,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2.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策略

2.1构建小组合作课堂

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在新高考模式下十分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多创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提升探究与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中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能分配到自己的任务,主动探究与实践。在分组时一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3~6人,成员必须优势互补。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要能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主动思考。在小组合作结束后,每个小组都要选择一名同学展示成果,并做好评价工作。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与探究,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学习《产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思考“实体商店何去何从”。在任务开启前,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当下的实体店困境,然后再播放当下的直播带货、网店等热潮,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由小组长整理每一位成员的意见,然后形成汇报资料。小组成员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这时就能实现思维互补,展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小组在成果汇报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组任务,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强化实验演示教学设计

相较于过去传统课堂阶段的死记硬背教学环节而言,开展地理模拟实验属于一种特别直观、特别吸引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基本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本身的学习效率。有效帮助学生在不断观察过程中,掌握某一地理知识的核心原理,切实知晓地理事物的基本分布发展规律,全面培养学生在目前地理课堂上的核心思维水平以及组织交流水平。教师能够采取地理模拟实验,有效集中学生在目前地理课堂上的全部注意力,加强学生本身的强烈学习热情。加强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完成新型课堂的合理构建。例如,在实际教学水自然循环的实际过程里面,在目前课堂上高中教师就能够先科学把学生有效分配为若干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模拟实验。第一,在开展分配小组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到目前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合理将学差生部分与学优生部分分配到对应的小组,切实保持小组实现合作共赢。第二,教师再要求每小组各自准备两个玻璃杯物品,先往玻璃杯内部填满热水,过后再采取瓶盖完全盖住玻璃瓶。下一步,往另一个玻璃杯内部倒入部分干沙子,同时补充一些冰块,保持静置几分钟左右。在上述操作都基本完成之后,教师就能够切实引导学生合理观察各类实验现象了。各类学生通常利用深入观察,基本发现杯盖位置产生了大量小水滴,而这也正属于模拟的自然蒸发现象。要求把杯盖完全翻过来之后,大量小水滴则会全部落下,这就有效模拟了自然降雨环节。在上述的全部操作过程里面,学生内在的学习思维会切实跟随教师的具体实验步伐,持续深入。教师实现开拓了学生内在的整个学习范围,实现了各类地理知识的全面深化总结。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理念下,要求各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在不教学过程中,发现到一套特别适合目前班级学生发展的核心地理学习方式。按照核心素养价值体系,掌握地理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方向,有效发挥出地理教学环节的基础育人功能。在目前课改模式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不断突破传统地理课程教学过程的实际局限,全面深化地理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结果。

参考文献:

[1]金赉.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4):118.

[2]彭卫华.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19(20):49-50. 

[3]鲍春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J]. 中外交流,2019,26(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