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肖迷想

濮阳市华龙区苏北路小学  河南濮阳457001

【摘要】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于生活当中的事物有着相对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想象力也相当丰富,对于新鲜事物很容易形成好奇心与参与兴趣。在小学语文教育期间,阅读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字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想象能力;培养策略

0.引言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同时思想相对较为活跃,对于身边的人、事存在相对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爱好。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内容结构以及知识而言有着响度简单且丰富有趣的特征,其能够辅助性的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师方面应当有意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促使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阅读学习方式,构建相应的阅读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阅读教学效果。对此,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历也比较少,认知能力我相对叫擦汗,所以对于身边陌生事物可能会形成相对强烈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与行李特征,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展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1]

从小学语文教育角度来看,在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主要作用在于:1、丰富想象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认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借助文章当中内容或角色开展想象,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丰富学生的认知以及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2、丰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在表达自己想法与观念的同时间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可以更加自信的展现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期间,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可以发散自身的思维,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的策略

2.1培养朗读水平激发想象力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相对比较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以及朗读能力方面不成熟,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指导学生借助朗读方式实现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促使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并将文章内容直观体现出来,从而强化对于文章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强化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正确认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应当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感官感受,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做好文章的阅读。在阅读时让学生敢于大声表达,并积极调整思维,促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强化对于文章大体含义、中心思想的理解。在学生独立朗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围绕朗读结果进行评选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按照部分不良朗读习惯进行纠正强化学生的朗读信心并激发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朗读水平。另外,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展现出强烈学习兴趣的同时,特别是在评价学生朗读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发言,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后基于丰富情感进行文章朗读欣赏,从而强化学习体验,促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以便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保障。

2.2丰富图文内容培养想象力

学生在刚接触语文阅读知识时,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知识畏惧心态。对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帮助学生一同进行想象并学习。在小学语文角度期间,教师除了需要将文章内容展现出来,还可以增加部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以及文字,促使知识更加直观且丰富的体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4]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文章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方式为学生展现蝌蚪的外贸,并重点讲解蝌蚪变成小青蛙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引导学生可以明确想象的内容。促使学生可以想象为什么蝌蚪的尾巴会逐渐消失,例如想学生思考蝌蚪与青蛙为什么是两种颜色。在文章中可以为学生科普相关生物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适量拓展课外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并扩展知识面。再例如,在《多样的植物》这一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自己见到了那些植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植物要怎么浇水和施肥等”。借助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2.3丰富情境强化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当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以积极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之下,学生可以针对性的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针对性的改善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与支持[5]

例如,在《曹冲称象》这一文章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在缺乏现代先进称重技术的情况下如何去测量一头大象的重量,让学生自行想象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测量技术。学生在这一学习情境当中,需要站在曹冲角度上进行思考。在缺乏现代技术支撑的模式之下,探讨如何采用称重方式获得巨大动物的重量。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自身的想象力。在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同时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培养想象力的同时丰富阅读教学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期间,应当有意识的在语文阅读教学期间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平常阅读教学方面语文教师应当详细分析教材当中的内容,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对语文阅读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名师在线,2021,22(01):43-44.

[2]马丽华.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2,22(03):118-119.

[3]陈丽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路径探究[J].课外语文,2021,15(33):101-103.

[4]张玲玲.小学语文低年级段阅读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路径探寻[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17):98-99.

[5]蔡淑敏.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21(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