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植物指示剂”活动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寻找“植物指示剂”活动案例

陈志联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河村小学

一、活动背景

了解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平时烹调食物时用的白醋就是酸性,我们每天用来洗浴的肥皂、洗发水等则为碱性。那么,如何用简便快捷的方式测定物质的酸碱度呢?植物就可以帮到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植物都可以用来制作酸碱指示剂。此外现在人们都很注重养生,常说多喝碱性的水对身体好,通过这个科技实践活动不但能丰富我们对植物各类和特性的了解,也能制作出所需的碱性水了。设计活动方案并以此为契机,由点及面推广科普教育,激发同学对科学的兴趣,经历科学一般探索过程,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形成调查、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的科学学习习惯。最终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高科学素养。

二、活动描述

这是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着重实践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外调查、课内的学习、操作等,学会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收集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提高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和了解的植物特征。

2.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

3.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各种酸碱指示剂,增强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从中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指示原理,及理解白醋和稀碳酸钠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的原理。

4.能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材料并整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形成协作。

2. 学会正确评价,树立正确人生观。

3. 知道科学世界的奇妙 ,感受人类科技进步的伟大。

(三)过程与方法

1. 以班级或社团活动形式进行。

2. 以任务驱动和实验探究方式, 探究植物是否能成为指示剂的科学奥秘。

四、实验用品

原料: 三叶草、金盏菊、胡萝卜、紫甘蓝等

试剂: 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消毒液、糖水、白醋、柠檬汁、水、发酵粉、碳酸饮料、漂白剂

仪器:研钵、纱布、小烧杯、胶头滴管等

五、实施过程

(一)活动1

  1. 拟定主题—植物的指示剂,设计活动方案,明确分工

2.查阅资料:到学校图书馆、利用网络等查找资料;对家长进行采访调查;根据主题搜集包括植物的分类、特征等内容 。

指导资料搜集:

一、搜集资料目的明确化。

二、查阅资料方法科学化。查阅资料是一种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才能保证高效。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家庭条件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任务,小组合作或单独查阅,然后进行交流、分析、整理,形成学习资料。(1)请教能者调查访问法。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人可能拥有自己想要的资料,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哪些人在哪方面有什么特长。再根据所需资料的特点有目的向他们询问,请教。在请教他人的过程中,应带好笔记本,及时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回去时再整理。另外,还应指导学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尊重长辈,谦虚有礼貌。(2)网络检索法。信息时代,网络无疑是最快捷的信息来源。熟悉各种常用搜索引擎,通过互联网利用“关键词检索”法来检索相关资料。(3)查阅报刊书籍法。报刊书籍含盖的资料丰富,查找起来又方便。最好的场所是图书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应提醒学生按馆内的分类索引去查寻,会更快捷。

三、整理资料信途径息多样化。 如果收集来的资料丰富但混乱,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效率也不高。那就要求我们要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1)卡片摘录法。制作“信息资料卡”。(2)分类剪贴法。用一本硬面抄,前面空几页写好分类目录,平日找到好的资料,就剪下来(或复印下来)贴在硬面抄内,编上页码,再在前面目录中记上标题。这样搜集资料简便省力,检索、运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3. 任务卡:收集植物,准备用作酸碱指示剂。

(二)活动2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每组呈现、交流收集到的植物。

3.老师介绍仪器设备。将已经提前配好的试剂(每组只需极少量),有序分发到各组,由组长负责保管。

4活动实施:

(1)将几种植物洗净,剪成碎片,分别放入研钵中捣烂成泥状。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2)分别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滤液分装在试管中。

(3)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分别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

(4)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5)记录现象,小组间互相进行评价。每组派出一名同学汇报,其它组进行评价,老师适当的点评。

(6)记录第一份实验结果。

滴入稀盐酸中

滴入稀NaOH溶液中

滴入蒸馏水中

实验结论

备注

三叶草

金盏菊

胡萝卜

(7)第二个实验。

将提炼出的紫甘蓝汁分别倒进装有消毒液、糖水、白醋、柠檬汁、水、发酵粉、碳酸饮料、漂白剂的杯子里,观察现象。

消毒液

糖水

白醋

柠檬汁

发酵粉

碳酸饮料

漂白剂

紫甘蓝汁

记录实验结果。

5.分享交流:

(1)明确原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通过探索发现植物的叶和花大多数都可以做成酸碱指示剂,但颜色深的效果比较好,颜色变化比较明显,从中我门也知道了指示剂在滴定的过程中能作为终点判断依据的原因。

(2)谈感受: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也发现科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想更好的了解自然界,更好的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为人类利用,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为人类做贡献。

(三)活动3

指导撰写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要清晰地写出: 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及摘要,在摘要中要对实验目的和实验结论作简短的概述。

2.实验报告第二部分要求写出: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要的实验步骤,并概述实验的操作技巧。

3.接着以上部分写出: 实验数据处理,将实验所得原始数据列表处理,给出所得结果和不确定度,根据数据列出的图(如果需要)。各个表和图必须编号,并加表标题和图标题。

4.最后写出: 实验结果和结论。

六、活动建议

    1.思考中总结,合作中提高。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探究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才能实现课程的目标。所以,以先分别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再合作探究方式,能够激发智慧的潜能,发掘思考乐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行动力。

2.情感的激发,知识的增长。

学习科学知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培养积极的情感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积极向上的情感包括乐于与人沟通、乐于分享、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等。

3.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学生在过程中具有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是主体;老师在过程中只是一个指导者,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