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张秋梅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 636400

摘要:单纯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从多元角度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其中采用研学旅行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创设性的开办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寓教于乐,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为研究中心,对其实践过程与课后反思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后续的其他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反思

引言: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可以从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三方面展开。通过聚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集体开展外出参观体验活动,可以直接推动综合实践育人的落实与发展。以茶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为例,开展相关课程的意义并非玩乐,而是要把知识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所以在开展相关旅行课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程导入,与学生共同制定本次研学活动需要研究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其对茶文化探究的欲望,从而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茶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价值。

1、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相关价值

秉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构想,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希望从经济贸易、科技教育、历史等相关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和学习。

1.1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茶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抛开其茶文化的表面,其实这仍然是属于研学旅行,而通过研学旅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相关茶文化的载体形式,通过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认茶”“制茶”“采茶”相关活动,了解相关查的知识内容,另外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过程,胶纸上学来的内容真正下沉到社会经验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比在学校中的一些形式化的实践模式,真正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劳动中,反而更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刻的了解劳动创造和知识的关系。

1.2学无止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需要和学校课程建立联系。而茶文化属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在相关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华传统的魅力。包括泡茶、点茶、品茶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比近两年的相关教材,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在教材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搬到实际生活中,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2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

关于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其由多次课程组成,属于一种连续性连贯性非常强的课程,前期需要联合相关平台、商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纵然载体是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呈现,但其本质的核心仍然是学习,以如此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从容、有兴趣的去学习,才是本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展的最终意义。

相关实施模式可以参考如下,首先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提前对茶文化有一定的概念,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对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准备基础上做深入探究工作,提前与研学相关平台商家建立合作,引导学生围绕茶文化相关主题开展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内容和方法。再次,帮助学生建立旅行体验认知,真正从本次实践课程中获得知识,知行合一,达到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最后,在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本次旅行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以记录的方式撰写,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开办小型汇报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在本次研学旅行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容。

3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

3.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可以选择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提前联系好相关平台与商家,比如茶室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在环境的布置上,可以采用古风等新中式的布局,穿插相关茶艺的布置,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其次,在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各地茶俗欣赏、品用方法等,结合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配合相关茶的试饮,引导学生从听觉、 味觉 、嗅觉、视觉等多个层面,沉浸式体验茶艺意境。

3.2研学之旅

在确定开展研学之旅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研学旅行方案,为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好知识技能储备。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研学地点、研学过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然,教师需要先进行初筛,引导学生给出一定的主题范围,让学生在范围内进行选择和设计。比如教师:“大家平时喝茶吗?喝的是什么茶?”学生大多回应:“康师傅绿茶!乌龙茶!”“铁观音!”等一些比较常见的茶类,由此引出茶的六大分类,将此作为研学的中心点。确定完中心点之后,让学生去寻找相关资料,比如关于六大茶类的起源,六大茶类划分的依据等。最后教师将提前联系的商家以及基地等相关地点,对学生进行介绍,通过采取投票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研学地点。

3.3研学体验

在确定完研学地点之后,需要与学生讨论确定研学过程。比如以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为中心,研学过程可以包括参观茶园、观察茶树,体验采茶制作、体验评茶点茶、参观茶史馆等。不过在此之前,教师提前做好备案、申报、踩点、考察等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另外给学生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则,要求学生在外出参加研学活动时,必须按规则行事。基于安全的基础,再考虑带着问题去体验。将提前查得的六大茶类相关资料,在实践体验中一一去认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比如我国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类,六大茶类有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展示,真正认识六大茶类之间的区别。

3.4汇报展示

在研学旅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研学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报。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汇报会的形式,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分享在研学过程中的趣事和体验,从而达成时间育人的目标。插入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洗礼,同时也是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在类似的教育中获得德育、美育等相关方面的发展,真正促进个人全面成长。茶有茶道,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或许并不明白一次或者多次研学旅行的课程对于他们的意义,但是等到他们成长,等到将来的某个瞬间,他们就能明白研学旅行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所在。课后对研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汇报,除了能够让学生加强对茶文化的理解之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茶德茶道的理解,以此来陶冶自己的身心,进一步提高自身“德”的修行。

结束语:

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和学校的认可,同时还需要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可以将其作为项目申报中的一种,在获取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去更好的说服家长,让家长支持学生参加类似活动。当然,本篇以茶文化研学为研究中心,但这并不代表着其适用于每一所学校,学校仍然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研学主题、研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焦巧, 杨朝晖. 湖北中小学生茶文化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J]. 福建茶叶, 2021.

[2] 张春杰. 依托区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设计与实践--以桂林市"岩溶地貌的演变"研学旅行为例[J]. 地理教学, 2021(15):4.

[3] 李平卫, 文喜福, 曾振华,等.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初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北部湾海岸带野外考察"为例[J]. 地理教学, 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