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永生

(四川省井研县高级职业中学,四川  乐山613100)

要:这几年来,国家非常看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在教育领域中做出了很多改革和创新,这样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中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教育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中职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专业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整体来讲很多知识都比较难懂,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需要认真地分析机械制图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更好地完善和优化机械制图课程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加工制造专业的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机械类和工程技术类相关的一门基础课程,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强有力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机械制图课程整体的学习难度和教学难度都比较大,如果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认知不够全面,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

1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的调查来看,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模式很受老师的欢迎,也是当前被中职学校认可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地融为一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必经之路。

但是大部分老师在上机械制图课程时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老师对这个模式的理解并不是非常的充分,虽然很多老师都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了解,有时候不是很清晰,整体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理解,虽然很多老师也做出了一定的创新,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动地把握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发展对于机械制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很容易在课堂当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教学效果不是很突出。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学生觉得机械制图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和无聊,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去上一些实操练习,和识图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模型研究。有一些老师上课比较生动有趣,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各种技术性的知识应用了解比较少,缺乏基本的钻研态度,不喜欢主动思考问题,并且在这个课程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轻视课本上的知识,这种偏差的认知,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综合的学习体系,学生缺乏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2机械制图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时候并不能够和当前时代进步的速度保持一致。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有一些落后,教材内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脱节情况比较突出。机械制造教材立足于理论,非常看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材的思想也会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出发,教材理论性比较突出。与此同时有一些教材上面的很多绘图方法,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少用到,也有一部分的知识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关系比较紧密,但是在教材中并没有充分的介绍,只是作为课程主体的附加内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是点带而过,没有全面的或者深入的进行教学探究。

2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优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

老师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课堂当中的具体教学模式,一定要秉持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层次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分层教学主要就是将班上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老师需要密切注意班上学生的动态变化,制定不一样的方法,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需要格外的关注并且及时地在学习过程当中给予他们一定的方法指导。老师在课下也需要认真的备课,不能凭借自己片面的认知去制定教学流程,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道具,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就比如说可以通过几何图形表达出制图的三维思想。老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按照教学计划层层递进,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尽可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用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总体表现,不要只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定期地进行一些综合训练,考核的标准是要多维的,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过程,还有其他方面等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更好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表现,并且也能够帮助老师在后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学生从客观的角度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让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2重组机械制图教材和课程内容

教材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教材里面的知识逻辑和具体的内容,一般在内容选取上,一定要突出与本课程相关的特点,结合工程当中的实际案例编写教材内容,当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将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例融入理论知识,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有效的突出学生的学习重点,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展开学习。在上课时也需要让学生灵活地使用思维导图或者是步骤图,将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实践发展需求或是相关企业科研情况,进行课程教学的改进,让学生知道机械制图学习的社会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实践课和理论课同步进行

在具体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时,老师需要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经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当然还需要保证实践课和理论课同步进行,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发现,有一些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内容顺序不太一致,所以实践老师和理论老师需要做好一定的沟通和协调,科学安排教学环节,最大程度地保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图这门学科非常的重要,中职教育中,机械制图专业老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召飞.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240-241.

[2]王雅娇.浅谈关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风,2020(13):83.

[3]卢元.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7(0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