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成果分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成果分享

刘彬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海瀛小学  645250

摘要:数学是学生提升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学科,只有做好数学教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培育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获得根本性的提升。其中,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构成,学好相关知识能够让学生更为精准地对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描述,并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因此,做好几何知识教学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领域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成果分享

图形和几何知识概念的学习和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在理解相关知识概念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数学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多角度的思考,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善以往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结合图形的特点,强化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印象,防止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

一、生活化素材开展直观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研究各种新型知识的时候都更加愿意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思考应用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研究结合知识的经验。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不断强化学生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知力。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更加适合实施教学的素材。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三角形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日常食用的面食中有哪些是三角形的。有的学生会快速回答道“糖三角”或者“窝头”,随后,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食物所具有的形状特点。学生在经过回想和讨论后能够知晓与三角形相似的食物有三条边和三个角。随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何种物品是三角形的。学生会想到有些平房的屋顶用瓦片构成,从侧面看是三角形的。另外,河堤在修建的时候也是三角形态。教师此时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激励,并让学生总结屋顶以及河堤三角形的差异性。这样,学生既能够进行自主思考,总结不同三角形的特点,教师也能够顺理成章地将基础知识展示给学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授课效率也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显著提升。

二、游戏化教学实现学以致用

游戏化教学工作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进入到最佳的状态,为了能够切实解决游戏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学生会进行自主思考,并能够将教师以往传授过的知识融合其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游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要点技能。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计算几何图形面积的时候就能够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环境进行拓展,让学生对校园环境中的花坛形状观察,并激励学生对其面积进行计算,开展“争当小小花匠”的游戏活动。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教学游戏,其会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有的学生为了能够方便自己进行计算,则会选择将花坛的大致形象绘制在草纸上,使用测量工具记录数据,并将其标记在草图相应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花坛形态并不规整,学生还需要利用线段将完整的几何图形分割成为若干规整的几何图形,并根据需求使用适合的计算公式,将原本复杂的问题进行简易化处理。最后,能够精准计算出花坛面积的学生可以获得“最佳小花匠”的称号,教师还需要为其提出计算题目,要求每3平方厘米的面积栽种一粒种子,问学生能够在花坛中栽种几颗种子。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几何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与计算能力进行充分融合,切实完善学生的几何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潜在能力也能够得到充分挖掘,为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重要动力。

三、信息化课堂阐释抽象内涵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几何知识内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需要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完善以往的教学环境,让更多知识能够直观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能够获得完善,让其在研究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具备充足的底气,并且能够找到更为便捷的解决思路。比如,教师在讲授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出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在纸张上绘制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绘图完成后教师则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真实样子,让学生能够进行对比,印证自身想法的同时及时找出自身不足之处,让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修正,对于立体几何知识要点也会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能够更为精准地研究某项知识要点,实现自我能力的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工作在实施的时候,教师所需要做的不仅是将其中的基础概念进行深度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要点的能力,让学生的空间概念感可以得到提升。教师需要充分感受到结合教学的重要性,从更加直观的角度展示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应用结合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培育学生的空间意识,为学生在数学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1):74-77.

[2]钱慧.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美育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2(11):70-73.

[3]张彬.优化几何教学,触发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意与趣味[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