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肖红

重庆市酉阳县渤海初级中学校  重庆  酉阳  409800

摘要:作为一线的初中美术教育者,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只是用色彩、图像、新奇的设计来冲击学生的视觉,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会给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初中学生而言,这种剑走偏锋的教育方式大多会让学生本来就不断悸动的心变得更加浮躁,甚至是会变得非常偏激,进而开始欣赏“病态美”。基于此,在我们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教育方式,一次次的触动学生的内在,对学生情感进行疏导,让初中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美,感悟美。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能够触动他们心灵的美才能够让他们获得美的感受,生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与外界发生情感共鸣。不过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往往还是一个弱项,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问题 解决策略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不仅仅要记住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最重要的,他们还需要能够释放自己的情感,生成思维能力,进而拥有生活气息。在笔者看来,“超凡脱俗”其实恰恰是生活气息浓郁的一种展现,因为他们有同理之心,能够知行合一,他们才能够“超凡脱俗”。初中学生正在生成自我,因此,他们需要融入生活,需要感知他人的心,需要拥有欣赏美的能力,创作美的能力。可见,美术学科之所以可以生成美感,并不来源于视觉的冲击,而来源于它可以触动人们的内心,拨动人们的情感、思想。那么,在落实初中美术教学目标时如何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解决当前的相关问题,进而循序渐进,帮助初中学生释放压力,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生活之美,感受自然之神奇。

一、问题分析

1、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渗透力不足

其实,美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不管是创作者还是鉴赏者,只有付出情感、投入情感,才能够产生共鸣,进而在简简单单图像、色彩中受到美的触动。作为教育者我们对这一点的感悟会比其他群体更为深入。如笔者就某一中学某一次美术课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探讨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提升的影响,将20名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美术教学,受到情感教化的学生对艺术画作的分析和鉴赏更为深入;接受技能教学的另一组学生可熟悉地掌握绘画技巧。然后给两组学生布置独立创作的作业时,接受感情教化的学生创作的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创新性远远强于只接受技能培训的学生。

2、中学美术情感教学模式受传统观念的制约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的关注点之一就应该是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过度。在解读这一问题时,我们观察教师、学生的视角会大不相同,我们制定的教育目标会大不相同,我们营造的教育空间、教育氛围也会变得大不相同。情感教育渗透的深度也应是这一内容的展现。如美术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地位不高,美术师资力量薄弱,美术教师接受的讲学与培训机会少,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陈旧,使得原本活跃灵动的美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部分教师对教授的美术画作认识不足,对画作的艺术价值评价不准确。对美术的价值没有从“人的情感”中探求真知,被利益化的市场价值导向误导。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教学手段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发现艺术的美,美术课堂中的艺术氛围没有真正营造出来,更挫伤缺乏美术兴趣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学问题策略

1、开发多样性美术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客观的讲,当前的初中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可以感知传统文化,参与本地区的民风民俗活动,接受家长的“家风”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完成信息的拓展。因此,他们会接受多种思潮的影响,也可以展现出各种不同。在培养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如可以发扬传统美术教学的优良之处,如对我国传统艺术画作的画风分析、虚实相生的传统画技的特点及山水人物特殊画风的传承,在此基础上注入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情感。对一幅巨大的山水画作,作业时怀抱何种情怀进行创作,分析画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和行为特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画作的伟大力量。同一幅画作还可从不同鉴赏角度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思考画作的不同特点,除作者的爱国情感之外,还要有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奇妙。山河自然组合的意境、山环水绕的美妙都具有一种神奇力量,通过画笔展现在众人面前又是另一番滋味。教师可根据此类方法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引领学生发现心灵的美,升华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综合平稳发展。

    2、立足人文素养养成改变教育教学方向

提及教育方向,人们想到的是应试,而在我们关注情感教育的实现之后,我们的立足点会改变为能力、素养,此时,美术教学的教育价值也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学科教学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如中学美术教学是多数学生学习美术的启蒙阶段,中学生在身心成长变化中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学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极其高端的美术技能和技法。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情操需从学生心理情感变化特点着手,在课堂上适当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精神、空间感知能力和思维灵动能力。灵感来源于现实中的各类客观事物,更高于现实,需要学生自主发动思维,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情感认知能力进行升华。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美术教育者,笔者认为,我们就应该表现的和其他教育者不同,因为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载体是“美”。所以,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视角。笔者认为,其中最适宜的应该是情感,以情感为目标、方法、视角,我们才能帮助初中学生实现全面的成长,拥有良好的情商。

参考文献

[1]基于“他山之石”的分析与思考——日本初中美术教学案例[J]. 李力加.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03)

[2]基于信息化视野下美术生本课堂开展实践的研究[J]. 蔡风.  高考.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