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4

浅谈国家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金海容

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浙江嘉兴  314001

摘要:随着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传统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高校开始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该文从国家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产生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几个方面浅谈了国家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危机

Tal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Project

JIN Hairong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Economicsand Management Education,Jiaxing University)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universitie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past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such as curriculum reform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ies have begun theproject construction work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from the background, necessity, feasibility, practical cas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Key words:ExperimentalTeaching;Virtualsimulation;talent training;Human resources crisis

1、产生背景

1.1 虚拟仿真技术概述

仿真技术的最初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人机交互上有了巨大进步,对高校而言,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通过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方法[[2]],配合硬软件,在实验室模拟再现现实真实场景的一种实验方法。它能够能够使得学生获得与在真实环境中几乎相同、甚至更佳的学习效果,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人才质量。

1.2 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2013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至2015年,建成了300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经管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6个[[3]]。在虚拟仿真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味追求数量,而严重忽视了教学内容质量的现象,比如:没能客观准确理解“虚实 结合”和“能实不虚”之间的关系,使得应该采用实际操作的实验项目却采用了虚拟技术;虚拟实验项目数量较少,也未构成体系;实验项目大多通过购买商业软件方式实现,自主开发的较少;辐射的受益面太窄,大多无法实现多校共享、校企共享等。基于这样的问题,教育部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以使得虚拟仿真实验真正落实于内容,惠及课程和学生。

2、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未来将长期、持续地开展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以及实现地方高校弯道超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我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独轮车现象,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经济发展需要脱节。

开展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能够很好地弥补经管类专业学生在以往的实验、实践中难于接触相关行业核心业务的缺陷,例如企业核心财务、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等;开展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还能够让学生认识企业全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虚拟仿真的模拟,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完整地体验行业、企业经营全过程,业务流程全貌,避免过去传统实验、实践中,学生只能片面地操作企业某个环节业务,实践范围小,支离破碎、不具有整体性,导致对真实企业运作、运营的整体认识有失偏颇,不够全面、客观、真实和合理的现象。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的实践内容更贴近实际企业场景,学生的认识高度更高,认识领域更加丰富,理论知识更加全面、丰富,综合实践能力也随之增强。

2.2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秘书处2019年工作会议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与共享应用研讨会》上,提出了建设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相关要求。要求指出,要“准确把握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实验教学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研究”“尽快研究推出线上一流实验课程,线下一流实验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实验课程的建设、申报及评价标准”“完成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指南编制工作,使各专业实验项目更加体系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共享应用”。

建设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提升实验课程质量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手段。发展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正是相应上级政策要求,践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

2.3 虚仿项目可助力地方高校弯道超车

虚仿项目作为教育部在未来几年都将长期持续推进和发展的重点内容,它为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各自特色、优势,整合和利用各高校的资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通道,也为各高校实现弯道超车般的大跨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从2019年入选的139个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名单来看,地方院校对虚仿项目建设热情较高,远超985、211等一流重点高校,这也表明地方高校看到了虚仿项目带来的机会,也力争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3、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可行性

3.1 政策支持

教育部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为高校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近年来教育部门频频发文支持和鼓励高校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例如《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此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也多次召开会议,召集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资深老师研究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相关事宜。

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文件、会议中,教育部明确了,将长期性、持续性地开展经管类虚拟项目认定工作,计划在2019年认定40个,2020年认定40个,2017-2020所有虚拟项目1000项,未来会扩展到3000-4000项。此外,教育部还明确指出了开展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目标、内容、规划和方式、组织管理等,以及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为高校能够顺利地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撑。如今,互联网、计算机、云平台、数据库、多媒体技术、3D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例如云计算和云平台就是其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平台,构筑成的连接了大量并发的网络计算资源的云网络,通过虚拟化技术扩展了服务器的能力,整合了大量资源,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在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面,云计算和云平台为搭建“互联网+经管实验教学”提供技术环境,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4、探索与实践—《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防及处理虚拟仿真项目》

4.1介绍该项目

我所在的国家级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了《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防及处理虚拟仿真项目》。该项目采用3D虚拟仿真技术,内嵌真实企业危机事件,搭建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处理场景和大量数据库,并设计了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过剩、人力资源突发事件三种危机类型,每种危机均按“危机准备-危机识别-危机决策-危机处理-结果反馈”五环节展开。采用线上体验式和线下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打造“场景化+探究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过程+结果”“能力+情感”相结合的全面、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通过3D虚拟仿真情景体验及大量数据库,延伸和拓展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整合了学生已有的零散人力资源知识。

项目系统架构图

4.2 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文件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从这一点看,在2019年入选的139个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只是简单地运用3D技术等再现了经管领域中某个特定的场景,但这个场景在以往的传统实验教学当中就能通过模拟软件、沙盘等方式很好地呈现,也能实现或达到教学目标。显然,这些场景是不需要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来实现,采用虚拟仿真模式显得有些不恰当、多余、累赘,或者说是为了虚拟仿真而虚拟仿真,虚拟仿真的必要性不是很强。这就涉及到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选题问题,要选择一个真正需要且能做虚拟仿真的领域、场景进行项目设计,真正让虚拟仿真项目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点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也是痛点、难点。

此外,有一些虚仿项目仅仅采用了虚拟,在仿真环节还有失真实性,由于仿真需要涉及到相关领域、行业、企业的真实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导致在仿真环节有些“虚”。

5、未来展望

5.1 方法和建议

选题非常重要,要挖掘有特色的、符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要求的内容开展项目。避免操作型、知识点讲授型、步骤之间只有单纯线性关系,且交互简单的项目类型,而应该认真研究文件内涵,挖掘一些探索、研究型,启发性、引导性、创造性思维,博弈、实时、动态、团队协作的项目。在进行选题时,应该反复推敲和研究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严格围绕文件中提到的“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核心、关键点。要着重关注那些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中不能解决、不好解决、成本高昂、或受时空限制等不便于开展的教学任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广度和空间,以实现引领经管类实验教学新高度和新方向;与此同时,还要将现有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机统一起来。使项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支撑,并在实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进行评价考核。实现项目的落地与应用,使虚拟仿真项目真正融入教学、惠及学生,进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经管类虚拟仿真项目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进行仿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立仿真度,力争还原真实的实验原理、操作环境和互动感受。在不泄露企业商业秘密,不影响和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获取相关行业、企业的真实数据、真实的场景,从而实现虚拟仿真项目中的“仿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现实实践中无法尝试的各种操作,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科学素养,训练真实的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真实行业、企业环境的能力,也由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发现自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不足,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擅长之处,为未来毕业走向社会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活规划、定位提供很好的参考和支撑。

5.2 未来趋势和方向

关于虚仿仿真实验教学的未来走势,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方向: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逐渐走向课程

“改革深处是课程”,从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改革趋势来看,实验课程建设将会是根本方向。由此可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也或将慢慢向课程方向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这一方向变化,首先,当前已建成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学时上,基本上都不止文件中要求的2学时,大多达到了几十个学时;其次,近年借助“超星”“泛雅”,以及MOOC平台兴起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蓬勃发展中,这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最终走向课程奠定了大环境、基础条件;最后,最新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金课”也正是体现了这一发展思路和方向。

(2)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根植于“新”

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调整本科专业结构。作为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应该紧跟这一改革方向和步伐,在“新”上有所突破,围绕“新”开展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之上,重新整合资源,组建新型教师队伍,开展新型实验教学课程,培养新型人才,以此来适应“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凯兰.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方案[J].实验室科学.2019(2):146-149.
[2]薛永基,陈建成.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0:):283-286.

[3]许伟.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意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7.

作者简介:金海容,女,助理实验师,1988.6.10,硕士,主要从事高校经管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管理。


[[1]]俞凯兰.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方案[J].实验室科学.2019(2):146-149.

[[2]]薛永基,陈建成.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0:):283-286.

[[3]]许伟.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意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7.

作者简介:金海容,女,助理实验师,1988.6.10,硕士,主要从事高校经管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