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原润平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袁家庄小学校,山西 吕梁 033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情况来采用适合的方法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如今小学数学知识都是相对基础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还需要为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后续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引言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大范围的推进,教师在组织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时候,不但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当增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发展。数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协助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并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

就当代主流教育观点来说,数学教学其实质就是大脑活动的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并且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协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主思维能力,这样对于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

1.1 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敏性的提升

数学思维的灵敏性通常集中表现为:首先思维速度较快,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力度,引导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综合实践能力。其次,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多种多样,能够协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以往老旧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换句话来说,在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在最短的实践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加以处理解决[2]

1.2 有利于学生思维广阔性的拓展

数学思维灵敏性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良好扩展,这样对于指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层面入手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存在诸多的关联,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也可以给予良好的帮助,正是因为存在这一特殊性质,所以使得数序思维具有较强的广阔性的特征。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诸多的调整,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教学环境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爱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也可以利用分组的比赛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3]

2.2 设置问题,加强引导

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是人的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过不断的总结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大部分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往往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题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基本的重视。通常来说数学知识最初都是通过各种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对学情加以全面地掌控,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来选择适合的基础知识,并且要综合各方面情况来设置适合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协助学生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还需要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为主要目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的加以利用,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实质加以掌握,这样对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利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4]

2.3 联系实际生活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并且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对于外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这样特点加以领好的运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工作,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这样由生活与课堂的联系,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提升了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容易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5]。比如,小学学习中有对形状的认识,拿三角形来举例,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认为的三角形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说说自己认识的三角形的物品有些什么,这时还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我们平时生活中具备三角形特征的物品,让同学们根据这些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待同学们回答完毕后,教师便可以给出具体准确的答案,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可以使同学们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激发同学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 结论

总的来说,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非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挑选最为恰当的就爱哦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韦雪芳.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07):125-126.

[2]彭桦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20(01):35-36.

[3]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9(32):119.

[4]罗经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90.

[5]王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8(2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