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周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300

摘要:目的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实施妇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方案,术后加强对指标的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对胃肠功能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9.37±10.24)h、(31.42±10.61)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7.65±11.31)h、(44.57±18.17)h(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治疗优良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P<0.05)。结论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艾条灸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引言

妇科手术,术前需给予全麻,但麻醉药物的胃肠不良反应、手术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与刺激、术后疼痛等因素均会影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肠蠕动减慢、排气排便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因此,尽早恢复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是术后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我科护理人员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运用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艾条灸干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年龄20~65岁,平均(43.5±6.7)岁;宫外孕12例,子宫肌瘤14例,不孕症10例,月经紊乱疑有多囊卵巢5例。对照组年龄22~62岁,平均(46.3±7.2)岁;宫外孕15例,子宫肌瘤11例,不孕症8例,月经紊乱疑有多囊卵巢7例。2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适应证;术后2d未排气、排便者;有一定耐受能力和依从性者;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心功能障碍以及肺功能低下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肠胃穿孔等者;存在腹部外伤者;存在腹腔大肿瘤等恶性疾病者;妊娠3个月以上者;休克状态者;伴有精神系统疾病者;语言障碍者;听力障碍者。

剔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术后6h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腹部。取炒莱菔子、紫苏子、芥子各100g,吴茱萸50g,装入1个专用塑料容器中,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3min,至40~50℃后再装进专用药用布袋,以脐为中心避开伤口顺时针按摩20~30min。12h更换1药袋,每日外敷3次,疗程3d。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后排气、排便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对比

观察组胃肠功能治疗优良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现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的重要方式,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与开腹比较,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速度虽较快,但因受术前灌肠清洁、术中插管麻醉、术后禁食禁水以及CO2人工气腹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肠蠕动在术后12~24h内完全消失,表现出腹胀、恶心、呕吐、无排便排气等症状。据临床报道,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发生率高达81%~92%,未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物者,其术后24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约30%~80%。上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待排气后逐渐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需24~72h方能自然排气,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且会明显增加肠梗阻、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利于术后机体康复。因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妇科腹腔镜术后的重要内容,其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目前,现代医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处理、防治感染、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早期锻炼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甚理想。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归属中医痞满、腹痛等疾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受手术创伤、术前灌肠清洁、麻醉、术前紧张情绪及术后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元气受损,脾胃气机升降受扰,气血运行受阻,瘀血阻于腹中,致清气不升,浊气难降,肠腑不通,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排气排便停止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

传统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禁食禁水,肛门排气后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排便后再改为普通饮食。在临床上盆腹腔粘连较重的患者进食禁饮时间更长,有的长达7~10d,医师主要担心患者早期进食后造成肠梗阻、肠漏等肠道并发症,但是这种传统的饮食方法受到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的挑战,也被多项快速康复专家共识及指南改写。胃肠加速康复外科指南中提到: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饮食与术后禁食比较,无证据支持后者获益,同时也不增加吻合口漏的风险。文献报道,腹腔镜术后1~5h之间进食是安全可靠的,学者认为,经腹手术后患者首次饮食即可恢复为普通饮食是安全可行的,且在营养方面对患者更有利。同时临床研究表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进食,能够有效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胃肠蠕动,改善胃肠血运,帮助肠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使腹壁静脉回流通畅,创面血液循环更加良好,减少术后吸收热发生,防止肠麻痹、粘连。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艾条灸可加快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缓解腹胀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支出,具有较高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和临床推广价值。本研究的亮点在于,干预方法为非口服途径,中药热奄包外敷和摩腹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可行,成本低,收效好,易于接受,依从性好,且不良反应少;同时术者摩腹时的手法操作也拉近了护患的心理距离,融洽了护患关系。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如热奄包所用中药是否对妇科患者有促进或不良反应,如何通过手法干预降低并发生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因手术导致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小菊,陈碧玲,叶美红.子午流注中药热奄包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06):123-124.

[2]甘剑萍,刘巧琼,甘佩敏.中药热奄包联合艾条灸在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04):132-133.

[3]万秀英.中药热奄包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排气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163+166.

[4]王群慧.中药热奄包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排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