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研究

石河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国家明确了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生态理念引起重视,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对生态进行整体性和全域性的治理,从而确保国土空间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入2020年以后,国家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局面,为了深入进行改革,加强对社会的治理,必须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国土空间资源包括了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空间区域,海洋、陆地、天空等均属于国土空间资源。合理的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以对国土资源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故此,文章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实施策略

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台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资源紧张问题日渐突出,必须要尽快实现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树立合理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格局,让国土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能够实现长期的发展利用,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国土空间资源比较匮乏,不能够满足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等。通过实现国土空间合理规划,可以优化其保护格局,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修复,综合整治和利用土地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宜居的生态家园。

1、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分析

1.1总体定位

    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的战略部署,从而确保社会与环境保护工作和谐进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必须体现出其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总体定位特点,尤是在国土空间的利用、治理和保护工作中,要能够对建设活动产生管控作用和指导作用。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 年)》的相关内容,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国土资源的环境承受能力,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资源的开发、治理和保护。我国在上述几项工作中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应当不断的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积极吸纳他国的成功经验,积极保护我国国土空间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治理和管理能力。

1.2主要功能

    当前的社会下,经济发展迅速,与资源紧张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矛盾环境下,国土空间规划和功能区域制度建设间的联系显得更为紧密,有助于实现开发过程中的战略目标。国土规划需要统筹规划土地资源的使用,使之和人口的分布相适应,从而展示各空间的功能性,确保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合理控制,优化各个开发利用环节。

国土规划的主要功能则体现为改进开发格局,协调各空间区域。

1.3主要规划和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与传统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土地规划主要是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属于刚性控制,可以使保护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空间规划的效果也应得到充分体现。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整治规划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方式。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各项活动,构建省、市、县、乡三级规划体系。此外,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到土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环境改变,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过程中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减轻环境损害。

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策略分析

2.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规划国土空间资源,在工作过程中,工作对象的类型是不同的。在展开整体规划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传统的规划工作中,比较重视物质环境,也就是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当代的规划工作则要注重人的需求,以人的可持续化发展为根本,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例如,在城市的改造发展中,应当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人是空间的主人,空间的规划应当以服务于人类为根本。同时,在规划中,要依据人口分布特点和数量,配置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符合人均标准,满足各地的人群特点需求。规划中,可以积极号召群众参与,人民群众必须对此享有参与权、知情权,这样才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效率。

2.2合理设置规划指标

    为了更好地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控制,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对应的原则。例如,在工作中,若是要整个开发和整治某空间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规划,采用多样化的开发方式,避免开发利用方式过分单一、笼统,这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减轻生态损害。一般情况下,规划指标的设置分为许多类型,例如开发保护海洋资源、对国土空间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开发等等。国土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提出明确的治理指标,分解处理城市和村镇治理目标,完善治理规划。要坚持以耕地保护为红线,保障国家粮食的生产和供应,确保农田规模合理,提升耕地质量和产量,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农耕地。

2.3保障规划实施

保障机制是建立动态弹性管理机制,用于应对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土地利用情况、人口规模等相关数据的分析、调整和年度评价,可以提高规划的适用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在规划过程中,如果出现违反规划建设和擅自修改行为规范的行为,需要受到处罚。此外,在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完善机制建设,建立资产核算体系,不断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效率。

2.4开放协调理念

    要注意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过程中,要革新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采取与现代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相适应的方式。在规划工作中,应当注意协调性、开放性,以便于优化国土空间资源。在国家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合作理念和开发理念,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力,也可以通过跨区域规划的方式,保障过渡空间的资源规划工作顺利进展。在各地区的规划工作中,展开跨区域合作,让过渡空间能够和周边区域规划工作结合期间,积极利用有效资源和要素,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5规范数据整理

目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数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各部门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突和重复,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的绩效。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类技术规范,统一数据标准,并各类数据进行积极整合。妥善审查各类数据,确保其真实性,而后电子入库,整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将收集部分涉及国家秘密和隐私的信息,应加强数据库的安全防御及管理,防止数据信息被黑客攻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信息安全。

3、结束语

关于国土空间的规划,应明确其功能定位,并确保各功能定位的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分为了整体定位、主体功能定位、规划布局、整治规划等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类的发展和需求为根本,对规划指标展开合理设置,确保规划工作的落实。此外,坚持协调合作的理念,针对过渡区、争议区,各地需要合理沟通协调,共享数据,确保这一区域功能规划的实现,进一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流畅性。要积极完善资源保护机制,减少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林丽红,姜圣泽.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研究[J]. 城市住宅,2021,28(7):151-152. 

[2]刘涛.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策略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2021(35):20-21. 

[3]朱敏.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J]. 中国住宅设施,2020(4):34-35.

[4]高英.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初探[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