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研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一种新型 快速绝缘工具的研发

卓猛,潘嘉涛,陈浩杰,李乐涵,许守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汕头濠江供电局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电气设备维护技术领域,研发一种新型快速绝缘工具,其包括若干绝缘管、若干支撑杆和活动轴,每个绝缘管均包括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第二绝缘套管连接于第一绝缘套管,第一绝缘套管均套设于待遮蔽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支撑杆与绝缘管一一对应,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对其对应的绝缘管的第二绝缘套管;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活动轴。本研究提出的新型快速绝缘工具,能够快速对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进行绝缘遮蔽,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同时绝缘管可以以活动轴为中心360度灵活转动,作业人员可以根据作业需求灵活选择绝缘管的数量,将闲置的绝缘管转动至不影响作业人员的角度,方便作业人员作业,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快速绝缘;绝缘工具;工具研发

  1. 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研发背景

低压开关为一种过载保护开关,除能完成连接和分断电路外,也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当通过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低压开关可自动断开电路,起到对电路的保护作用。由于低压用电用户基数庞大,用户进线处均配备有低压开关,而低压开关受设备老化程度、严重过载电流等因素影响会出现开关损坏故障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误动作或保护失灵,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在运行人员更换发生故障的低压开关的常规工作流程中,为保证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线路进线侧送电以及用户侧反送电的可能性发生,排除发生触电事故的潜在隐患,需对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进行绝缘包扎(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导线金属裸露部分),并使用带绝缘握柄的尖嘴钳夹持导线。将进线侧及出线侧的各相导线从低压空气开关接触连接,每解除一相导线则立即对该其进行绝缘包扎,之后再逐步对其他相进行同样的操作流程。但该工作流程步骤繁琐、耗时长,且在实际作业情景中,作业空间狭小、作业高度偏高等情况时有出现,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作业难度和作业时长、降低绝缘包扎的可靠性的同时增长了作业人员的触电风险。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绝缘工具,能够快速对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进行绝缘遮蔽,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1. 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具体结构

为达上述研发目的,本研究研发的新型快速绝缘工具具体技术方案与结构如下:

(1)若干绝缘管,每个所述绝缘管均包括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所述第二绝缘套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均套设于待遮蔽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

(2)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绝缘管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对其对应的所述绝缘管的所述第二绝缘套管;

(3)活动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轴。

三、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各部分研发最优选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套管的口径呈渐缩状,所述第一绝缘套管远离所述第二绝缘套管的端面口径最大,所述第一绝缘套管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套管的端面口径最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套管为软质弹性绝缘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套管为硬质绝缘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管和所述支撑杆均为四个。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绝缘管包括A相套管,所述A相套管套设于A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所述A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绝缘管还包括B相套管,所述B相套管套设于B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所述B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绝缘管还包括C相套管,所述C相套管套设于C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所述C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绝缘管还包括N相套管,所述N相套管套设于N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所述N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绝缘管的颜色均不相同,用于辨识所述待遮蔽导线的相序。

  1. 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研究研发的新型快速绝缘工具包括若干绝缘管1、若干支撑杆2和活动轴3,其中支撑杆2与绝缘管1一一对应,支撑杆2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绝缘管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活动轴3,使绝缘管1可以以活动轴3为中心360度灵活转动,作业人员不仅可以把使用的绝缘管1转至所需的位置,还可以根据作业需求灵活选择绝缘管1的数量,将闲置的绝缘管1转动至不影响作业人员的角度,方便作业人员作业。

具体地,绝缘管1均包括第一绝缘套管11和第二绝缘套管12,第一绝缘套管11套设于待遮蔽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第二绝缘套管12夹设于第一绝缘套管11和支撑杆2之间,起到绝缘手套的作用。作业人员无需佩戴绝缘手套,可以直接手持第二绝缘套管12进行作业,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缩减作业步骤。

更具体地,第一绝缘套管11的口径呈渐缩状,第一绝缘套管11远离第二绝缘套管12的端面口径最大,第一绝缘套管11靠近第二绝缘套管12的端面口径最小。作业时,可在无外力作用下可靠地将导线固定于第一绝缘套管11中,作业完成后,也可借助人力便可将导线拔除第一绝缘套管11。

更具体地,第一绝缘套管11的材料为软质弹性绝缘材料,第二绝缘套管12的材料为硬质绝缘材料,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套管11和第二绝缘套管12的材料的绝缘强度均可对0.4kV电压进行可靠绝缘,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套管11和第二绝缘套管12的材料的绝缘强度可以根据是需求选取,但均需保证绝缘可靠,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研究实施例所提供的快速绝缘工具的绝缘管1和支撑杆2均为四个,四个绝缘管1分别为A相套管、B相套管、C相套管和N相套管,其中A相套管套设于A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A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B相套管套设于B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B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C相套管套设于C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C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N相套管套设于N相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N相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其中若干绝缘管1的颜色均不相同,用于辨识待遮蔽导线的相序,本实施例中,A相套管的颜色为黄色、B相套管的颜色为绿色、C相套管的颜色为红色、N相套管的颜色为黑色,醒目的颜色差别可以辅助作业人员快速且清晰辨识导线相序以有序完成作业。同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A相套管、B相套管、C相套管和N相套管上分别标识有“A”、“B”、“C”、“N”的字样,提示作业人员不同绝缘管1所对应的导线相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绝缘工具,可通过绝缘管1快速套牢导线的带电的裸露金属部分,使带电部位与作业人员完全隔离,相较于现有的手工逐相缠绕绝缘胶布的方式,将复杂的绝缘包扎步骤化简为将导线连接头放置入绝缘管1的简单步骤,并可根据设备相数情况灵活选择绝缘管1的数量,每一相线对应一根绝缘管1。当进行开关与导线连接时,省去拆除绝缘胶带流程,只需将各相导线单独从绝缘管1拔除即可进行可靠接线。对绝缘胶带的节约使用有明显作用,减少对一次性资源的使用程度,并且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的同时,实现对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的快速绝缘。

  1. 新型快速绝缘工具的应用效果与实际效益

本研究通过设置绝缘管,绝缘管包括第一绝缘套管和连接于第一绝缘套管的第二绝缘套管,第一绝缘套管套设于待遮蔽导线的连接头外部,用于遮蔽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同时作业人员无需佩戴绝缘手套,可以直接手持第二绝缘套管进行作业,第二绝缘套管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活动轴,使绝缘管可以以活动轴为中心360度灵活转动,作业人员可以根据作业需求灵活选择绝缘管的数量,将闲置的绝缘管转动至不影响作业人员的角度,方便作业人员作业。本研究提供的快速绝缘工具,能够快速对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进行绝缘遮蔽,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结束语

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加之城市化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已经成为了工业、商业、生活等多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发展因素,人们对用电的需求态度也开始从“有电可用”到“可靠用电”逐步转变。城市中电力网电压等级以10kV、0.4kV为主,其中出现的电力故障事故以0.4kV的居民用电故障为主,主要表现为进户低压开关发生故障。而在运行人员更换发生故障的低压开关的常规工作流程中如何提升作业安全性,降低触电风险性是必须着重探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创新的提出一种新型快速绝缘工具,有利于作业的改进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唐盼,肖宾,邓益民,等.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超声检测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9,45(05):1584-1590.

[2]索寅生,任志强,潘王新,等.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塔型带电作业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3]杨四华,简利胜,熊仲金,等.交流20kV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试验电压取值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7):57+59.
[4]吴玮昭,吴夏蓉.低压带电线路快速绝缘装置的研制[J].农村电气化,2018,(11):72-73.

[5]方伟.配电网架空绝缘线路全绝缘接地装置的研究[J].农村电气化,202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