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陈其轩

合浦县第四中学 广西 北海 5361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不断调整。学生的创造思维被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加强物理实验.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教师灌输力度强;学生参与不均衡;学生实验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物理兴趣和物理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正从整合走向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做好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在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设计适切的教学活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特点

(1)电路连接较为繁琐,不仅容易出错,且当某器材出现问题时,学生不能及时发现和排查;(2)各种电表的使用和读数较为复杂,学生极易在细节上出错;(3)电学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比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何种状态,电路连接的顺序,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等等,学生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误差.总而言之,电学实验繁琐、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的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新的实验之旅,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并让学生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

2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2.1基于建构主义设计虚拟实验技术支持下的复习课教学流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地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师提供的内容重新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的过程。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并将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相比于教材中结构良好的知识,真实的学习情境往往是复杂的、结构不良的。如果学生不能将复杂问题情境进行辨析、分解和转化,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综合应用,那么他们在面对结构不良的问题情境时就会受挫、畏难。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较为真实的、复杂的问题情境,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将结构不良问题进行拆分和转化,与结构良好问题建立起来关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复习课教学流程:首先,教师从教材中结构良好的问题情境出发,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其次,教师设置结构不良的情境,提出来源于生活实际且较为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对任务进行设计,使之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且稍高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2.2AR教育资源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在线实验教学

在线实验教学中,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正式开展在线实验课的过程中,通过线上的互动,使学生在顺利完成实验教学的同时,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与总结。课前准备包括资源的选用和使用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应构建适用于这一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在线实验课同样包括课程的导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得出结论、提交实验结果、评价反馈交流七个环节,在已有设备和应用的支持下,将多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选择虚拟实验器材,完成在线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为了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且不与实物操作相脱离,教师可以自行录制微课或选用网上的优质慕课进行在线播放,以辅助学生开展模拟实验。前者用于弥补由于物质条件受限导致的学生无法进行实物实验操作,后者用于弥补由于空间限制导致的教师不能进行实物演示实验。教师通过在线直播平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原理、虚拟仿真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将课本知识、科学方法、操作能力、思维运用相结合,在顺利完成模拟实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当前在线教学所需要的工具包括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师生实现教与学常用的直播平台有腾讯空中课堂、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等,同时还包括微信、QQ、钉钉等社交媒体软件。此外,本研究选用的基于AR技术的物理教学辅助软件———“物理实验室”和“NOBOOK虚拟实验室”,二者均为无需器材即能进行高精度中小学物理实验的开放型应用,其中专业引擎能够精准计算模拟结果,且操作简便。不同的是,“物理实验室”这款软件仅可在移动端使用,支持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其中包括“电学实验”“电与磁实验”和“天体物理实验”三大主要模块,若想通过该软件完成诸如凸透镜成像、杠杆原理等经典实验,则需考虑对软件内容的进一步开发。“NOBOOK虚拟实验室”同时支持PC端和移动端使用,其中包括声学、光学、力学、电学等八大模块,内容更丰富,设备适配性更高。

2.3重视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全面发挥实验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学生不可能凭空产生创新灵感,教师应该提供知识原型给学生,学生加以借助,然后经过不断地模仿、仿造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事物。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和创新技法)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借助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着重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偏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借助转换法研究物理问题,将一些相对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现象,通过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换为学生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认识它们,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例如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科学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都运用到。借助等效替代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相同的实验效果前提下,将直观、简单的物理过程或现象代替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研究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实验存在中的难题。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等效替代法体现在两处,一是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二是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替代前面一支蜡烛的像,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有效解决了两大难题。等效替代法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也运用到。

2.4总结交流,完善结果

电学实验的目的不是操作各种仪器,而是验证或者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实验制定以及实验操作的过程,更要注重实验后的总结和交流.并且,初中生思维灵活,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和想法,但为了不影响小组探究的进度,他们常常隐忍不说,而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因此,在学生完成电学实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和交流,即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和误差,总结实验现象以及物理结论,交流实验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完善学生的实验成果.

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指导中,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争取给学生构建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以优化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分析[J].农家参谋,2019(06):204.

[2]陈晓竞.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有效教学探索[J].华夏教师,2018(24):49.


作者简介:陈其轩1965-),男,汉族中学一级物理教师,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