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组织和开展祖孙间的共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浅谈如何组织和开展祖孙间的共读

蒋晓曦

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518054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

说到亲子阅读,我们更多的是想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共读与互动,但有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假期时间孩子都是与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共度。

例如我班上的小宇,爸爸妈妈因工作原因,在疫情期间仍然要坚守岗位,没能像大多数家庭一样,陪在孩子身边,因此,原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家庭亲子阅读搁浅,但小宇却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把亲子阅读方向转向了家里的爷爷奶奶。

在进行祖孙共读前,小宇就根据我的建议,有了比较详细的计划与思考:在家里开展一场《三国演义》祖孙共读读书会!既能使得家庭生活有些乐趣,又能让假期更有意义。在我的引导下小宇精心策划了读书会的流程,主动了解了爷爷奶奶的喜好,制定了初步的阅读计划。每晚睡觉前,他都会号召爷爷奶奶一起分享当天读书印象深刻的片段,并且简单地做一些读书笔记,为“读书交流会”做充分准备,他还会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增加词汇储备。

读书会活动时,小宇安排了爷爷奶奶和自己由长到幼依次发言,各抒己见。祖孙三人在读书会中讨论了很多问题,例如:小宇提出了“你们怎么评价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爷爷提出“刘关张桃园结义这一情节在全书中有什么作用?奶奶提出:“本书中塑造了众多忠臣良将,举几个例子并谈谈对古人之忠的看法。”小宇回忆:读书讨论会进行了两个小时,祖孙三人有共鸣,有异议,与爷爷奶奶热烈地讨论后小宇觉得自己收获满满。

从这些行动中可以看出孩子对于祖孙共读的主动性很强,从各方面积极推进了祖孙共读想法的实施。

  1. 案例解读与思考

普希金曾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的确如此,读书让人开眼界,读书使人明事理,读书让人长智慧,在每一次寒暑假作业中,我都会布置“亲子共读好书”这一项,有计划有选择性地进行共读,是高质量亲子陪伴的好方式。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家都足不出户,坚守在家,被延长了的假期时间,一家人的齐聚,正是开展亲子阅读的好契机。

)寻找共同点,读前有思

在条件有限,又没有父母相伴的漫长假期中,祖孙共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祖孙之间的亲子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协调沟通能力,发展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善于倾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祖孙共读在沉重的疫情期间是一种最合适的休闲娱乐放松方式,使得没有父母的陪伴的孩子,也能拥有充实有趣又有意义的假期。
在进行祖孙共读之前要进行周到的思考与安排,寻找出祖辈与孩子之间的共同兴趣点,为创设良好的祖孙阅读打好坚实的基础。祖孙之间的阅读如何求同存异?如何把祖孙阅读组织起来?在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小宇是班里热爱阅读,做事认真的孩子,并且家里老人不娇惯孩子,只要他做的是正确的事,爷爷奶奶都会极有耐心的全力支持她,小宇懂得先做好阅读计划的道理,更是在自己与爷爷奶奶间找到了阅读的平衡点与共同点,进行了认真的共读前的思考,这是后面顺利开展共读和读书会活动的基础。

据孩子妈妈说,共读一事的达成让家里早上的闹铃都变成了“滚滚长江东流水……”只要有时间祖孙三人就会拿起《三国演义》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起来,读到哪段精彩内容也会开心地给大家念上一段,孩子会把一些不认识的字记在纠错本上,也会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都会让爷爷奶奶分享一下今天看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这使祖孙三人对书中的内容有了不同的更深刻的认识。

(二)创设好环境,思中有学

看同样的书每个人的收获和感受都不尽相同,爷爷的分享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男生看问题的宏观、客观和大气,与奶奶对待问题的细致和敏锐截然不同,读三国,多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通过与祖辈的交流,可以让孩子把书中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分析得更透彻,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也可以让爷爷奶奶和孩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找到乐趣的同时,更能让祖孙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有想法,有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后,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在阅读时间和空间上有良好的保证,积极碰撞思维的火花都会使共读更有效率。在小宇的案例中,共读的实施和开展,较好地做到了以上几点,并且小宇非常认真地做了很多详细的读书笔记。爷爷奶奶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外因,而孩子在读前有思,思中有学的积极共读态度是内因,小宇能够由内而外地带动爷爷奶奶,这使得祖孙间的共读有了较高的质量。

总结重心得学后有悟

读书可以使孩子感受到不同的世界,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认识不同于身边的性格迥异的人,这是对孩子视野的开拓,对孩子思维的启发,对孩子成长的帮助,更多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启迪,共读过程中,祖辈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悟,让孩子学会站在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加深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也加深了与祖辈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这不仅仅是共读、共学,其中还有共悟。

比如在祖孙共同讨论问题时,小宇提出“对《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这一问题时,祖孙三人不约而同选择了诸葛亮,孩子用”足智多谋”概括了诸葛亮的特点,觉得他太有智慧了,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运用好自己的智慧。奶奶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都是他神机妙算的体现;最后祖孙间达成共识:诸葛亮,一位无人不知的奇人,如果没有他的呕心沥血,刘备也不会占据一方天下,更不会有今天的天府之国。诸葛亮作为一名谋士能够有如此成就,其成功之道值得正在奋斗的人们学习。第一,选择有潜力的同伴,诸葛亮稳固了关羽,张飞,赵云等志同道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为共同目标一起打拼的团队。第二,有能力才能成功,在出山之前他就分析利弊,为刘备扩张做好安排。出山后能够运筹帷幄,遇事不惊,灵活调遣手下战将。后期他又成功的将蜀国迁徙到了蜀地,开始发展经济。

这些总结谈古论今,能够从古人的做事方法中,找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做人的道理,是小宇在共读与学习中用心感悟出来的。

三、反思重建与细化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

祖孙共读,能够给孩子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同时,在祖孙共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祖孙共读中,如果家里老人不识字或问文化程度较低,就不具有可行性。又有些家庭老人要看护更幼小的孩子,没办法静下心来共同读书。所以,祖孙共读也并非是家里有老人就能落实。另外,怎样开展祖孙阅读使得可操作性强,让孩子与祖辈之间有兴趣,有积极性坚持开展下去,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同时,祖孙共读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把可以进行祖孙共读的家庭组织成一到两个阅读小组,在进行活动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阅读心得,彼此间研讨共读好方式、好方法,共同促进共读。

2.案例中这样的家庭也有很多,可以考虑由老师和父母来商议引导祖孙阅读的方法过程,给予这些家庭一定的帮助,让祖孙间的阅读更有抓手和依靠。

3.在阅读质量和效果的监督与检测上,分别需要小组成员在共读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交流、反馈、展示,以相互促进。

这个案例有它的特殊性和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家庭阅读的典型性,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儿,引领着更多家庭去大胆尝试,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有计划性地按期实施祖孙共读的方案与细则,还有待于开发与完善,共读中前后阅读文本的衔接性与关联性也有待于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