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3

对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思考及 对策建议

李霄霄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地勘单位在境外投资项目的后期运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应对风险的能力弱,管控风险的能力弱,股权不断被稀释,这三个问题是现阶段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地勘单位驱逐利益,盲目投资,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也缺乏走向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只是单纯的为了迎合市场经济,没有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调研,再加上东道国一些政策限制,导致了上面我们说的种种问题。下文我们将从地勘单位的境外投资现状出发,对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改变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提高,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稳定发展,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种经济浪潮中,我国的地勘单位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生机,面临更大挑战。我国在矿产品的使用中一直处于榜首地位,甚至一度成为矿产品第一消费大国,以国家现在的实力和经济水平,无法做到自产精矿,然而国家中下游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矿产品,我国在资源短缺上的矛盾被越放越大,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深。身处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背景下,我国的各种投资主体也在资源短缺的矛盾中加入了全球资源争夺战,地勘单位借助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成为了走出去热潮中独特的一员。结合我国当下的经济情况来看,地勘单位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是大势所趋,任何事物要想发展的好,都不能固步自封,然而随着地勘单位对境外投资成本的加重,管理不善,投资后续经营的困境逐渐暴露出来,这种莽撞的投资运营背后存在很多典型的问题,也不利于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为此对于地勘单位的境外投资问题,相关部门都予以了高度重视和高度关注,下面我们将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例,浅谈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1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现状

伴随改革开放浪潮,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也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强大的内需,这也拉动了自身矿业市场的繁荣增长,随着国家产业链不断延长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矿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驱动下,很多地勘单位都转向境外投资,企图在海外矿产资源中占据一席地位。因为自身资源的匮乏,国家在这一时期也推出了大量的利好政策,积极鼓励地勘单位境外投资,一些有实力的地勘单位,利用资产并购的方式,取得了对矿产资源直接开采的权利,推动了自身境外投资的步伐。例如在2010年的内蒙古,直属于地矿局的地勘公司斥资800万元左右在蒙古国展开勘察煤炭资源的工作,开采面积多达158平方公里;2010年的山西,直属地质勘察局在尼日利亚展开矿产开采工作,其中涉及了铌,钽,金等多个项目;2011年,国中控股有限公司与西北地勘局全资控股的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起进行海外探矿;同一时期的山东省地质勘察局也在境外10余个国家展开各种地勘资源开采,面积高达5万平方公里,取得专属矿业权171项。

当前我国地勘单位,在境外的投资规模和范围仍在不断扩大,也因此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过去我国地勘单位在境外的投资,不管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数量,都在逐年的递增。地勘单位进行境外投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走出去,积极走出去对境外的矿业权进行购买并购和入股,来寻找新的商机,然而在不断增加的境外投资中,地勘单位忽视了后期运营管理,也因此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地勘单位在近年来的境外投资中,虽然投资的数量和交易在不断增加,但是因为缺乏对后期运营的重视,导致产生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有60%-80%的交易都失败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例如中钢投资澳大利亚受阻,中旅对澳大利亚铝土矿产的投资被搁置,首钢投资秘鲁的铁矿却屡遭罢工,中信集团投资西澳洲磁铁矿却频频遭受重创,中旅在力拓股权的收购上被毁约,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地勘单位投资境外项目带来的不仅是效益和成功,最终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

2007年以后,我国的地勘单位明显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和速度,也因此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为此地勘单位不断的扩大自身境外投资的规模,增加投资份额,力求获得更大的利益。截止到2012年,随着经济的变化和境外投资监管的严格,地勘单位对境外项目的投资有所减缓,如下图所示,2014年仅为2012年的三成。

62bd3657c0a46_html_b089697ebbe2ad22.png

要想真正做到境外投资的成功,不仅仅要靠增加投资比重,还要认真对待后期的管理运营,当前的地矿单位对境外投资的案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善,我们必须从问题中总结经验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由此可见,当前地勘单位的境外投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能成功的运营整合,实现真正的预期目标。

2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条件和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地勘单位抢占境外投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自身的后期管理运营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特别在2012年国家暂停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专项资金后,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总量急剧下降,如下图所示,为此相关部门应该提前谋划,提前解决,提前研究。

62bd3657c0a46_html_f89b5bd4274d2cae.png

2.1 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1 体制机制问题

地勘单位的管理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是一致的,在资金管理,人事任用和资产管理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拨付经费需要一年一申报,需要按计划进行,严格的管制下,使得单位没有多余的积累和余额,因此不具备利用自有资金境外投资的实力。地勘单位受限于自身体制机制,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机构的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让地勘单位在境外市场的波动和变化上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这种体制机制下导致地勘单位境外投资出现僵化,削弱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失去了很多优质的项目。另一方面,境外政府和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入境有戒备心和抵触情绪,甚至会故意设置障碍,给我们的境外投资事业带来阻碍。地勘单位的矿业权以及在对矿产的勘察中,缺乏对风险的把控,没有合理的和市场环境相结合,单纯的把眼光放在增值保值上,在缺乏后续资金注入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损失和责任,大多数执行者都让其自然生灭,忽视了和民营企业之间展开合作,致使投入的真金白银和许多尚未探明的矿产资源一起彻底灭失。

2.1.2 缺乏资金

地勘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境外投资只有事业经费,按照人头费来计算,缺乏资金的积累,地勘单位进行境外投资主要依靠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社会财政基金项目作为支撑,而受体制的限制,地勘单位境外投资国内融资受到制约。尽管国家先后设立了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专项资金等财政扶持资金,但对争取到资金支持的单位来说,政府的财政支持相较于矿产资源勘探项目的巨大投入依然是杯水车薪[1]。加之2012年国家对境外风勘基金做出了暂时的中断和调整,让地勘单位境外投资项目雪上加霜,加之自筹资金匹配不足,境外资源勘查项目推进收到严重影响。另外,受体制的限制,地勘单位境外融资受限,加上自身资本运作经验不足,自有资金匹配不足,维持项目后续发展非常艰难。当地勘单位的境外投资项目有了新的发现或者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却成为了他的短板和研制成果的瓶颈,境外投资项目以失败告终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2.1.3 运营管理偏弱

地勘单位国际运营综合能力欠缺,跨行业、跨矿种开展境外矿业投资、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不足[2]。境外投资的本质是市场行为,然而大多数地勘单位在对境外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仍然没有遵从市场的本质,而是按照国内行业的模式进行管理。地勘单位境外投资没有明确市场责任和市场主体地位,模糊管理目标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人才问题也逐渐突出。在目前事业单位体制下,地勘从业人员结构仍然较为单一,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与国际化经营还不适应,地勘行业的管理者大多数是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出身,缺乏拥有企业管理、国际商贸、金融法律的从业经验,也面临跨国沟通语言方面的障碍,缺乏和发达国家矿业人才的交流,也缺乏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这导致我们开展境外业务的过程中时间长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

2.1.4 全球市场下行

我们仅以2012年到2015年为例,列举出典型国家的经济 PMI走势,不难发现不只是我国境外投资矿产事业止步不前全球矿产市场都在呈下行趋势,通过对比发现全球矿产新发现,逐渐减少投入,资金量持续下降,这已经为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兴衰埋下了伏笔。

62bd3657c0a46_html_e340003314755b1a.png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合作有实力矿产企业

在长期的发展中地勘单位具有沉重的包袱,后续资金匮乏会面临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地勘单位的心头[3]。然而地勘单位也存在自身的优势,他们拥有长期的找矿经验和专业的地址找矿技术,这两点可以帮助地勘单位降低开发中的风险,这也是普通矿企不具备的能力,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互补,展开合作。地勘单位可以和有实力的大中型矿企展开战略合作,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利用矿企的资金,学习矿企的运营经验和管理模式,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境外开发,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东道国进行并购和投资一方面这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和并购成本,同时也能够规避以政府的名义进行并购受到的种种限制。

3.2 拓展融资渠道

地勘单位进行境外投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投资时间长投入资金多且短期内无法见到成效,这种特性使得境外投资的过程中不断需要资金涌入,为了防止地勘单位在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资金导致项目在中后期管理中出现问题,就必须要拓展融资渠道,为项目进行资金保障。矿产资源是一种关系到我们生活生产的重要能源,同时也在国家的稳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我国政府提供各种利好政策,积极支持地勘单位境外矿产投资为其走出去提供便利,同时地勘单位自身也要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多方面渠道进行融资,对当地的优惠政策和金融法规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一方面要利用好国内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对投资国的融资途径有所了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拓展融资渠道为后续工作进行资金上的保驾护航。

3.3 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是关乎企业能否长期健康的发展,作为企业生存中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勘单位进行境外投资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从战略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建议地勘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大型矿企等加强合作,对地勘从业人员进行跨境企业管理、国际商贸、金融法律和外语培训,培育一批有地质勘查专业技术背景和能承担国际商务管理的项目负责人队伍[4]。同时地勘单位也要打破国界,积极吸引投资国的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矿业人才,打破人才困顿局面,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

3.4 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面临着基本国情的差异也面临着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上的差异,地勘单位在进行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了对方企业对项目的获取和控制权,而对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产生忽视,这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多方面风险。为此地勘单位进行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必须要熟悉东道国的法律制度,全面了解与业务投资有关的基本情况、投资环境、法律政策以及必要的程序和手续;要健全自身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境外业务的合规审查、尽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完善对重要决策等内容的法律顾问制度,降低境外项目投资风险,确保地勘单位对境外投资的高效、安全运行。

3.5 增进合作加强交流

通过对地勘单位在海外并购项目的经营上我们可以发现,进行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或者是居民和中国企业之间缺乏相关的了解和交流,这也是导致最终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5]。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地域文化差异,当地企业和我国本土企业之间也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差异,为此我们要去积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增加与东道国政府以及居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其次要充分了解并遵守该国家地区的各项法律规定,注重处理好公共关系,与当地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建立良好关系,以减轻来自当地社会的压力。

4 结束语

随着一带一路等各种利好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且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地勘单位积极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可以遇到更多的机遇,也利于其自身的发展。要想做得更好,必须摒弃传统上不好的观念,坚持对外开放进行深层次的机制体制改善从机制上查找和解决问题,从体制上查找和解决弊端,以国际的角度对境外投资资源进行配置,找到一种适合其生存发展的所有制形式,以更方便的姿态对境外资源进行勘察开发。地勘单位要明确在投资过程中市场占据主体地位,只有清楚的观念才能帮助他们熬过寒冷的冬夜,更好的发挥出行业的优势,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供资源保障同时为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作出贡献[6]

参考文献:

[1]杨杰宁,祁慧,沙艳.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项目后期运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05):45-47+56.

[2]冯辉. 地勘单位境外矿业投资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文集[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5:8.

[3]李振超. 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矿业,2013,22(02):14-16.

[4]李昱岩,蔡睿.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13(01):80-81.

[5]杨江.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6.

[6]苏海滨. 我国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