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V-VST 结合间歇性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周丽娟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摘要:目的:探讨V-VST(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合间歇性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观察组,n=30)与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n=30),对比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指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23/30),(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安全性好,有效性高,有效改善口腔及咽部的残留,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V-VST;间歇性管饲;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恢复

吞咽障碍是一种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损伤,无法将食物送至胃内的过程,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当做好早期诊断、结合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观察组,n=30)与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5-75岁,平均(57.62±3.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4-75岁,平均(57.56±3.44)岁,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1)V-VST:①首先给予患者5ml糖浆稠度的液体进行吞咽,若能安全咽下,则依次给予10、20ml糖浆稠度液体进行吞咽;如果出现吞咽安全性受损,就直接进入吞咽5ml布丁状半固体阶段;②如安全咽下,依次给予5、10、20ml水,观察其在吞咽这2种不同体积时的状态,若出现安全性受损,则需停止水的吞咽,直接进入布丁状半固体阶段,若能安全咽下,也同样进入下一阶段;③让患者依次吞咽5、10、20m布丁状半固体,观察吞咽过程,观察患者在吞咽这2种不同体积布丁状半固体时的状态,一旦出现吞咽安全性受损,立即停止吞咽布丁,结束测试,如安全吞咽则测试结束;(2)间歇性口胃管饲:协助患者保持半坐位,微抬下颌,选择细直、柔软的胃管,沿患者口腔正中沿喉后壁插入湿润胃管,至10cm左右确定胃管到达咽喉部,指导患者低头,维持吞咽功功能,适当推入胃管40-50cm直至胃内,以注食器注入适当温水后,湿润管腔,缓慢注入药液与管饲液,每周插管3-4次,之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插管次数每次注食量300-500ml,温度38-40℃,管饲完成后,指导患者保持仰头30min,避免误吸,当拔出胃管时,需指导患者保持深呼吸,缓慢、轻柔拔出胃管,然后嘱患者进行三次空吞咽。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针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排痰指导,咬合肌肉功能恢复性训练以及进食训练。

1.3观察指标

吞咽能力恢复采用珈蓝配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完成判定[2]:分别于治疗前后令患者进行珈蓝+温水饮用,如患者1次喝完且无呛咳则为1级、至少2次喝完但无呛咳则为2级、1次喝完但有呛咳则为3级、至少2次喝完但有呛咳则为4级,无法全部喝完且存在呛咳则为5级;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较治疗前提高至少2级,吞咽障碍情况完全消失,以上为显效,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较治疗前提高1级,吞咽障碍情况明显改善,以上为有效,其他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b522784b36a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吞咽功能恢复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指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23/30),(p<0.05)。见下表1:

表1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19(63.33%)

10(33.33%)

1(3.33%)

96.67%(29/30)

对照组(n=30)

14(46.67%)

9(30.00%)

7(23.33%)

76.67%(23/30)

x2

-

-

-

5.1923

p值

-

-

-

0.0226

3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进食液体或固体在经食管至胃部过程中出现运输障碍或延迟的现象,此类现象容易引起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主张及时评估+科学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3]

本次研究中,采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进行干预,其中V-VST评估即在患者入院后,叮嘱患者进食粘稠度与容积不同的食物,进而有效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后续喂养,根据患者每日喂养量情况,确保摄入饮食总量,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4],结合间歇性管饲,其属于进食代偿干预方法,其通过经口插入胃管的方式,注入食物与水,同时指导患者吞咽导管,训练吞咽肌群,在保证患者食物、营养、水正常摄入的同时,强化咽喉部肌肉、口腔肌肉的功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升[5]

综上,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安全性好,有效性高,有效改善口腔及咽部的残留,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陆玉蓉.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中的护理效果[J]. 西部中医药,2021,34(6):127-130.

[2]陆玉蓉. 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东方药膳,2019(18):100-101.

[3]曹猛,宋学梅,梁丽,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1,36(2):24-27.

[4]吴晓灵,王珏,黄振,等. Metrohealth评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3):2594-2599.

[5]乐琳,郭君,郭钢花,等. 间歇口-胃管管饲法对脑卒中后行吞咽障碍治疗患者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4):42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