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微课,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吴永琴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城开发区中心小学 442000

微课在百度中是这样定义的:“微课是按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自2016年十堰市开展 “长江教育杯”教师微课大赛持续两年来,不少优秀微课作品被大众所熟知。

因此我们可以把微课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在十堰市微课大赛备赛过程中,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学情需要制作了一些微课资料,并开展了教学中实践与运用,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微课来解答,让学生在直观下理解知识、享受知识,学生收到了有效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年龄偏小,且尚未形成完善的形象思维,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个性人物、色彩鲜明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将一些理解难度较大、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内容,唤醒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将内容设计到微课视频中,并在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给小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

教学《赵州桥》时,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桥梁知识、古今中外各种著名桥梁图片等;教学《果园机器人》,利用微课,展示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及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到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一下就被微课引起兴趣了;如在进行《桂林山水》、《雅鲁赞布大峡谷》、《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单纯依靠教师口述它们的美,学生都无法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采用微课模式,为学生呈现桂林、雅鲁赞布大峡谷、小兴安岭、西沙群岛的景观、自然生态,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学习过程入情入境,学生的眼、口、手、脑协调联动,教师要调动启发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提问,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处在探索知识、积极寻求答案的学习状态中学习的灵性被激发,这样就容易开启学习之门。

  二、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感悟而难于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深刻体会,同意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微课的辅助下,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现有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异议的问题交流讨论。有了微课的辅助,课堂气氛活跃开放,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变得更大更广,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和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在进行《蝙蝠和雷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家对蝙蝠做的三次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其积极思考,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此时,教师要对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有效性。

《晏子使楚》是学生喜欢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了晏子的智慧和勇气。教学中,有学生质疑:晏子从入楚城池之初就受到侮辱,为何不掉头回国?这次出使楚国用意何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说明学生进行了深度思考。那么,晏子使楚的必要性在哪里呢?利用微课《晏子为何使楚》,讲述春秋末期诸侯割据,齐国在外交上紧张的政治局势。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明白晏子使楚的必要性了。这样的微课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感悟,深受学生喜爱。

三、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掌握。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过程中,当进行到圆明园精美建筑学习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微课,将圆明园景观复原图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根据不同地形设计的两种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这篇课文必须突破的难点。只有将难点解决了,学生才会认识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也才能从实质上理解本文的中心意思。教师可通过微课的展示,直观认识“人字形”线路,并体会到“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巧妙。微课的运用,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轻松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逐步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占比较大。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阅读范例,将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教学,然后通过有感情的阅读,增强学生的印象,最后完整而深入的阅读教学。而针对写作而言,利用微课教学,能够将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传授给学生:

如《作文开头经典四法》将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比较选择增气势、先声夺人古诗词、设置悬念激发好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降低开篇落笔作文难度;在六年级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时老师利用阅读教学制作微课总结出《一咏三叹,回环反复》并将写法渗透到学生写作中,开展有效写作渠道。

习作教学中,我常常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一些与习作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将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例如:教学“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学习的一项本领”习作时。我提前搜集了学生的一些学校活动、课余生活图片,如:滑板车、骑自行车、包饺子、叠被子、炒菜、洗鞋子等,将这些图片制成微课,再配上解说,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深入学生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在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同时,也勾起了孩子们很多回忆,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了。

又如教学“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这篇习作时,我了解到学生周边的几个景点,学生都去过,但因为更多的是去玩耍,并没有仔细的观察,也没有深刻的印象。一提到写作,自然头疼。于是,我制作了几个微课,如四季的七彩西沟、魅力黄龙——郁金香生态园、四方山植物园、人民公园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帮助学生重温自己的游玩过程,有了这些直观的资料,打开了学生的记忆之门,再结合自己游玩的经历,自然便下笔如有神了。

五、微课资源优化教师备课,学生掌握知识更全面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部首查字典知识,是工具书使用的技能教学重点,解决知形而不知音的认字问题,但是对于平常写日记中感知听闻的素材不能正确记录的 “知音而不知形” 及“识字不知意”的音序查字法却未提及,微课《音序查字法》对书本外的知识进行拓展,分步介绍这个字在字典中的音序、音节和检索页,从而使学生清楚地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步骤;再比如《“的”“地”“得”的区分》、《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扩写与缩写句子》、《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互换》、《汉语拼音标调规则》、《关于读书笔记的种类与写法》、《区分“鸟的天堂”加引号与不加引号的不同含义》、《比喻拟人句的区分》、《学习古诗》等一些课例,对教师而言课例简单、优点明确,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教育教学中,既节约了研究和学习时间,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既能强化巩固知识又可以查漏补缺,是传统课堂让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扩展,扩展学生的视野。

根据上文所述,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技术,具有内容新颖、短小、辅助教学效率高等优势,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坚持科学、合理原则,积极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语文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