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

李雅珍 吴会会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和知识越来越被喜爱和传播,不少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汉语毫无疑问的成为他们在中国的首要“通行证”,语言是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孕育出来的汉字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不少汉语学习者反映汉语学习起来太难了,他们不仅要面临着一词多义的困扰,不同字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瓶颈期,导致学习止步不前。

关键词:构词法;对外汉语;合成词

所谓构词法,就是指一种语言根据派生和复合的一种构词规律。具体来说,构词法就是指利用已学会的字词组合规律与其他的语素组合后形成新的词语。汉语的学习顺序主要是字词句段章,所以,只要掌握住构词法这种规律,对外汉语教学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让学习者学习起来倍感轻松,同时掌握住更多的的词汇量,练就发散性的学习能力。因此,要利用好这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的方法,目的就在于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汉语学习上能够更上一层楼。

一、完善已有的知识架构,培养学习者的对比意识及能力

由于学习者是具有一定的汉语学习基础的,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框架的,与此同时,他们又有着母语的框架体系,这势必会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不同的语言知识体系在形态和结构上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习者努力的发现其中的差异之处,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学习。相同的地方,学习者可以通过母语的学习方法得意借鉴,不同的地方则需要更加关注和注意,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母语对汉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学习“雨衣”这个词的时候,不管是英语中的“raincoat”还是汉语,他们在形式和含义上都能够运用构词法来一一对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借鉴母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汉语。当学生遇到“领袖”这样的词的时候,就不能够单纯的用英语的知识框架来进行汉语的学习了,因为这并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派生出来的意义不同的词语。这时候学生就需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仔细的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做好知识的对比和应用,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和技能。

二、从意义及结构两手抓,帮助学习者梳理构词法框架

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包涵意义又有一定的结构形象,所以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出发,既学习词语的形象结构,又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首先合成词是有着很多的形态变化的,一旦形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它深层次的含义很有可能也会发生变化,词性也可能由此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学生格外的注意,把握好合成词的正确形态,这一点与英语有着比较一致的特点。

例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动词后面加上“ing”或者“ed”的时候就说明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汉语学习中则显得更为复杂。两个不同性质的字组出来的词性可能不尽相同,如名词“光”和形容词“明”组出来的词就是形容词;量词“尺”和量词“寸”组成的词语是名词。所以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合成词的含义,需要从从意义及结构两手抓,既要了解他的字义,又要根据形状进行猜想,注重平时的积累,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够将复杂的汉语知识学到最精髓的部分。

三、灵活运用优秀的案例,结合先进经验和方法来学习

教师也可以寻找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词法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应用。这些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其中的观点和方法找到学习汉语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这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节奏做好学习和复习工作。最重要的是,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状态更好,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汉语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所在。

例如,以《长城汉语5》第九单元作为例子,根据优秀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给出的词语进行分类。其中既要包括合成词,又要包括单纯词和短语。学生需要预先进行学习,然后根据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尝试简单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没有教师知道的情况下自行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和理由,然后教师再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完成自学过程,还能够更深刻的掌握自己弄不懂的知识。所以优秀的案例对学生学习汉语合成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

总而言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的教学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的学习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汉语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深入讲解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这样会让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此同时,师生双方应该不断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一方面可以提醒学习汉语的学生应注意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健,廖暑业. 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2006(3):110-117.

[2]王燕霞.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合成词构词序列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