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示踪在甲状腺癌术中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纳米碳示踪在甲状腺癌术中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王鹏 王遵义 祝然 章雪琳 宋香阁 许紫希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三科 沧州 061001

【摘要】目的 探究在甲状腺癌术中纳米碳示踪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80例在本院行甲状腺癌术的患者为对象,手术时间在2018年1月-2021年6月之间,术中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纳米碳示踪,而40例对照组患者正常行手术,分析术后甲状旁腺损伤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钙离子(Ca2+)、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能够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手术损伤,值得推广。

【关键词】纳米碳示踪;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在头颈部恶性疾病中,甲状腺癌患者占比较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外科手术。不过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容易损伤甲状旁腺组织和血供,让患者术后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1]。经调查显示,该并发症有着1-32%的发生率,所以在手术中需要保护好甲状旁腺,以降低发生率[2]。纳米碳示踪是近些年来广受热议的方法,能区分甲状旁腺,为证实其具体的保护作用本院进行了深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21年6月,为80例同期入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用纳米碳示踪为标准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年龄段22-59岁,中间值(40.42±3.57)岁,其中29例女患、11例男患。对照组患者年龄25-54岁,中间值(40.25±3.63)岁,其中31例女患、9例男患。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对比研究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手术中颈白线切开后,认真游离甲状腺假被膜,显露出甲状腺,且假被膜完整。在肿瘤边缘取1-2个点,每点注射0.1mL纳米碳悬混注射液;十分钟后Ⅵ区淋巴结黑染,病变的甲状腺侧叶解剖切除,对切除组织做快速病理检验,如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乳头状癌后行峡部切除,根据示踪情况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1.2.2 对照组:术中暴露出甲状腺后,直接从真被膜和假被膜中间将病变的甲状腺侧叶切除,对切除组织做快速病理检验,如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操作方法与研究组相同,清扫颈部淋巴结。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和手术后检测钙离子(Ca2+)、甲状旁腺素(PTH)水平,Ca2+正常值:2.08-2.80mmol/L,PTH正常值:15-88pg/mL。甲状旁腺损伤标准:如果术后PTH水平比术前降低程度在75%以上,或是低于正常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软件处理,(62a2dd6f0a6bd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代表定量资料、率(%)代表定数资料,行t和x²检验, P低于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每组患者手术前后Ca2+和PTH水平变化

术前Ca2+、PTH两组患者水平差异极小(P>0.05)。术后研究组Ca2+、PTH水平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1 对比每组患者手术前后Ca2+和PTH水平变化(62a2dd6f0a6bd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分组

例数

Ca2+(mmol/L)

PTH(pg/mL)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研究组

40

2.5±0.4

2.4±0.4

33.5±5.2

29.6±4.5

对照组

40

2.4±0.2

2.0±0.3

32.7±5.6

23.3±4.1

t


1.414

5.059

0.662

37.712

P


0.161

0.000

0.509

0.000

2.2 对比每组患者甲状旁腺损伤情况

研究组有1例发生甲状旁腺损伤,对照组有6例发生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5.00%,统计学意义成立(x²=3.914,P=0.048)。

3 讨论

甲状腺癌手术中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甲状旁腺损伤就是主要的一种,主要是在手术操作中破坏了甲状旁腺血供或是被误切,会引起一些列暂时性或永久性症状,情况严重可引发低钙血症,或是危及生命。纳米碳示踪应用到手术中,能保护甲状旁腺,该示踪剂有着较高的淋巴系统趋向性,且颗粒小,可以快速进入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在淋巴结中停留,让其染色呈黑色[3];这样就可以在手术中保证彻底清扫淋巴结的基础上,防止损伤或误切甲状旁腺。另外,喉返神经不会被黑染,中央区脂肪组织中的淋巴管会被黑染,在淋巴结清扫时,淋巴脂肪组织能够清晰的与喉返神经区分,保护喉返神经[4]。此次研究中,术中进行纳米碳示踪的研究组Ca2+、PTH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损伤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证实,纳米碳示踪在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误伤或误切。

总而言之,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能够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波, 刘哲梅, 孙天明,等.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讨[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20, 017(003):150.

[2]张超, 李娟娟, 安程程. 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40(08):40-42.

[3]王斌, 苗玉堂, 杨丽兵.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9, 039(003):628-633.

[4]侯永强, 王新征. 纳米碳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9, 022(004):317-319.

通讯作者:王遵义,Email:czwzy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