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劳动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论视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教师情绪劳动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论视角

郑圆圆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 225100

摘要:教师情绪劳动是指教师为了达到职业要求的情绪状态,调节自身情绪和心理状态所做出的努力。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经常运用深层表演和浅层表演两种调节策略。为了可以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情绪状态,教师不仅要付出情绪劳动,还要在情绪劳动的过程中做好印象管理,以此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想,相对渐少情绪劳动的付出。

关键词:教师情绪劳动,拟剧论,自我呈现

一、情绪劳动与教师情绪劳动

(一)情绪劳动的理论内涵

霍希菲尔德在《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书中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认为人在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过程中,还从事着情绪劳动。她把情绪劳动界定为“个体管理自身感受并通过公开可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加以表达”。情绪劳动被视为一种类似于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扮演活动,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揣摩和扮演角色(职业)本身应有的情绪,并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以顺应所在组织或工作环境的要求。情绪劳动被视为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存的第三种劳动,指的是“员工为表达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而需付出的努力、计划和控制”。

(二)教师情绪劳动

霍希菲尔德认为情绪劳动工作者须符合三个特征:(1 )工作者必须与顾客有高度的面对面的接触;(2)工作者必须在顾客面前展现出特定的情绪状态;(3)组织可以采用监督或训练的方式, 对工作者的情绪活动作某种程度的控制。教育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结合教师职业的特征,发现教师工作基本符合以上特征。首先,教师每天不仅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还要接触家长。即使无法面对面的接触学生,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音交流和互动。其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意识,教师在学生面前需要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状态。最后,学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把教师情绪劳动作为硬性要求,但实际上不光是学校,连带社会都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有较高标准。教师的情绪早已不是自身情绪的表达,而是要符合学校、社会等一众要求,不能出现烦躁、职业倦怠等不良情绪。正如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必须留意,表演所建立的现实印象是娇嫩而脆弱的,任何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将其摧毁”“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换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戈夫曼拟剧理论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中首次对“拟剧论”这一理念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一种表演。生活中的每个人,总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角色呈现”。在拟剧论中,戈夫曼以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来表达莎士比亚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人皆是演员。”日常情境中的个体运用各种技巧在他人面前塑造或维持某种印象,并应对在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偶然性。戈夫曼用印象管理和自呈现研究社会机构内发生的互动,它包含了前台、后台和剧班等概念,表演者之间相互配合在观众面前呈现出既定的情境定义,礼貌和得体的规则维持着互动伦理的假定 ,并使印象管理的各种技术得以可能。

三、教师情绪劳动的自我呈现

(一)情绪劳动调节方式的呈现

1.深层表演

深层扮演是指“员工努力调整内在情绪感受,使自己的情绪体验与工作所需的情绪表现达成一致”此时双方都会感身心舒畅,服务者更愿意从内心深处投入工作。教师从内心深处调整情绪状态,完全进入他所扮演的角色中,真诚的相信他所呈现的现实印象,就是真正的现实。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时,通过自我心理暗示,教师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加职业道德感、责任感,在日常教育教学表演过程中时刻控制情绪,表现出稳定、积极向上的情绪。深层表演需要有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教师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比如某位老师接手差班后,成绩屡次不理想,且学生也不听教师教诲,经常调皮捣乱惹老师生气。教师不断的用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心理暗示:我是人民教师,我的义务就是教育学生,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过不断的心理暗示,增强职业责任感,控制住情绪,表现出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情绪状态。

2.浅层表演

浅层扮演是指“员工通过改变外部表情和行为状态,伪装或隐藏情绪感受,表现出工作需要的情绪。浅层表演需要教师极力压制住即将要发泄出来的情绪,压抑自我,转而以一种平和的语气和状态和学生交流互动,即使内心非常生气,外表也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俗称的“强颜欢笑”。表演者要伪装和隐藏自己的情绪,以免失控的情绪给观众留下不良的印象。在成为教师这个角色之前,首先他是个独立的个体,难免会有情绪波动和失调的时候,比如有的教师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不良情绪,或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等等,但是在教室走入班级的那一刻,就要将不良情绪和烦躁之感压抑下去,伪装面部的表情。

与深层表演不一样,浅层表演需要耗费教师较多的心力和精力。教师需要将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与外界刺激的感受相分离,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伪装、掩饰、装扮、整饰过程,相当耗费心力。因此,浅层扮演的成本更大,损耗的是看不见的心理能量。若教师长期假装表达自己本不具有的情绪,一方面会影响教师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就像戈夫曼说的那样, 一旦真相被揭穿,信任等因素会瞬间崩塌,后续工作的开展则走入绝境。

(二)情绪劳动中教师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为什么要表演,另一个是人应该怎么样表演。我认为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对印象管理最好的答案。人怎样表演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也是表演者希望观众形成的。教师的形象亦如此,教师如何进行表演才能给观众留下他所希望形成的印象。戈夫曼在书中这样描述印象管理:个体通过表达自己来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并在对方心中留下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将引导对方自愿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教师将自己良好的形象立于学生面前,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尽力使学生感知到的形象与教师平时该有的形象趋于一致。表演者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目的行为一致,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约束和改变,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符合表演的情境。教师在经营形象时也需要对自身的行为、情绪做出约束,不管他用深层表演还是浅层表演,教师都需要将表现的情绪和需要的情绪维持一致。

(三)剧班的呈现

戈夫曼用“剧班”来表示“任何一组在上演单一常规程序中协作配合的个体”。“剧班”是指每个特定情境中,所有角色扮演者根据剧本进行表演时结成的统一体。为了使表演更加符合剧本的要求,每个表演者必须使自己的表演与他人的表演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同一个剧班的成员彼此处在一种重要的关系中。就学校这个剧班而言,教师作为剧班的成员,也是剧班中最辛苦的一分子,在不同程度上饱受心理压力和职业压力,付出较多的情绪劳动。学校应重视教师情绪劳动,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培训。一个剧班的呈现并不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表演来呈现印象,如果要使剧班的总体印象令人满意,就要求剧班或者演员阵容的每一个成员以不同身份出现。而且这些身份能互相配合以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目的。教师的能力有限,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剧班中不同角色的成员应承担起角色本身的任务。在人们常规印象中,学生的不良表现都是老师教育不当造成的,殊不知要想剧班整体印象令人满意,需每个成员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共同努力。

总之,教师情绪劳动是一个复杂又微妙的活动,它影响深远,如若处理不当会使学生和教师双方都陷入心理问题的泥潭。正如哈努博伊和弗兰说的那样,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一片贫瘠的土壤是不可能茁壮成长的。因此,各教育主体都应该重视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增强教师情绪劳动培训。




参考文献:


  1. 成欣欣,宋萑.简析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99-103

  2. 邹维.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表现现状与分析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9(10):80-87

  3. 田国秀,余宏亮.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分段、分层与分类[J].全球教育展望,2021(8):93-102

  4. 陈亚旭,万笑影.戈夫曼的印象管理与报纸形象经营[J].视听,2012(1):40-44

  5. 王晴锋.戈夫曼拟剧论的内涵、误释与道德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郑圆圆(199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