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生活化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生活化作业

李满玉

湖南省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与“双减”政策的落实,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确保教学的效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影响。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数学作业,丰富学生的作业模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生活化作业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设计;生活化作业

前言:课后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内化,使其能够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不高,无法实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面对这一现状,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学状况,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融入生活化元素,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转变数学作业负担的现象,让学生快乐地完成数学作业。

一、结合日常生活记录,感受数学价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作业模式比较枯燥,学生大量刷题容易对写作业产生抵触情绪,而高质量、新形式的作业,才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现阶段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数学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且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在完成作业中感受到乐趣[1]。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将知识进行内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实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时,学生需要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异同之处,能够正确熟练的计算相关题目,并且会使用竖式进行计算加减混合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导入“某美术班级学生出去写生,已知女生16人,男生比女生少3人,请问男生多少人?美术班级一共多少人?”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请学生列出相应的式子,男生人数(16-3=13),总共人数(16+13=29),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式子都有什么特点?(都是整数并且在100以内)引出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100以内两位数相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当学生掌握后,可利用课后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布置数学作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生活化的作业,请学生将自己一周购买零食的数额进行记录,然后在周末进行汇总,计算出自己零食的花费。在进行这一作业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出具有零食名称、单价、数量的单子,帮助学生养成记录的良好习惯。生活化的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后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融合生活实际案例,体会数学魅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传统的数学作业属于重复性的内容,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比较低,并且有的学生会产生排斥的情绪,从而会出现应付的心理,这样就无法发挥作业的价值[2]。数学属于计算类的科目,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将数学作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数学魅力。同时,教师在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设计合理的生活性作业,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学生要能够根据统计表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且能够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以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优缺点。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导入,并出示统计图的表格,带领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随后教师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注意事项,请学生对比两个统计图的优缺点,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布置数学作业时,需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融合生活实际案例,请学生回家询问家庭近半年的用电量,并将其以折线统计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并且能够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的用途,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挖掘生活作业素材,灵活应用数学知识

在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题,教师在讲解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并且思维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因此,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挖掘生活中的作业素材,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数学作业可以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进行联系,如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玩具等,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完成的兴趣比较高,还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需要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与特征,能学会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并且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导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体的特征,明白正方体棱的长度相同,长方体分为长宽高。然后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要与生活相结合,请学生在家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盒子进行拆解,了解其表面积构成,并且计算出该物体的表面积。学生在完成生活化数学作业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作业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生活化数学作业,用生动多样化的作业内容,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帮助其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宗茹.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20(16):202+204.

[2]梁东青.探讨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13):80.

[3]厉明霞,夏德省.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