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赵静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伴随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增长,广大民众也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而带给医药市场很多发展新机遇、新契机。在药物生产中,质量作为控制安全性的基础,属于药物分析学领域的重点内容。得益于科学开发、生产的各种药物,能够顺利营造出来健康生活环境。而其中的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则可以从客观上充分确保药物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药物分析中关于现代化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及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应用;药物分析;现代分析技术


引文

在研究、生产、发展药物中,提供分析技术能够全方位控制好药物质量[1]。所以,在药品质控、手性药、药品代谢、新药研发等分析领域都在推广应用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药品质量、自主研制药物、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均需要越来越迫切的形势下,色、光谱分析及联用技术现已发展成为最为常用的分析技术方法,并且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药物分析中,系统地研究这些现代分析技术的整体应用情况便显得很有意义。

一、在药物分析中光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称NIRS)

在红外光谱技术(简称IR)出现后,研究、发展出来NIRS这种新分析技术手段。这项技术的检测工具要比IR灵敏得多,NIRS是一种用于鉴定有机物质十分有用的技术,既能够在检测原料药物中应用,也能够用于药物及其制剂的鉴别,还可以用于检查和含量测定。控制药物质量。这项技术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相对便捷,无需对复杂样品采取预处理,应用范围广、便于在线分析和控制,分析速度快,短时间内便能够结合灵敏度极高的检测仪器来分析药物样品[2]

NIRS的应用:鉴于NIRS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所需样品少,可以无损原位直接测量液体、固体、粘稠流体等特点,NIRS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在体内药物分析中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2、核磁共振谱分析技术(简称NMR)

NMR是指在磁场下借助电磁波和化合药物原子的作用获得所需分析数据的一项技术,用于各种分子物理和化学结构的研究。这项技术的优点就是并不损伤待测样品,并且能够同步分析样品中存在的众多组分,属于药品研发中很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3]。由于NMR技术既准确又便捷还检测快,所以被推广用于分析药物。

NMR技术已在BP和USP中应用,在新药的研制中,如在药物结构确证,药物代谢物的研究和药物的筛选和设计等方面,更是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3、原子吸收光谱法(简称AAS)

AAS一般都用来检测存在于药物分子内的金属离子、微量及无机元素等。作为定量分析药物元素的方法之一,AAS极具灵敏性、精密性,在分析现代药物领域的作用很重要。此外,在分析药物剂型领域对AAS应用的研究也报道很多。尤其是在测定抗菌药、大环内酯类等上,均有着很显著的精确性。

4、荧光光谱法

在普通化合物中,各种特定官能团均对应着一定的荧光光谱。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或可见光照射后,药物分子便会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较长的荧光,即发出相应的特定电磁波。结合荧光测定所获药物分子对应的荧光特定光谱与其分析,便能够获得药物分子化学结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用于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工作。与其他光谱法相比,荧光光谱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更灵敏地检出药物中更大范围的痕量杂质。特别是在痕量检测药物重金属时,这项方法既简单又准确率更高。然而,当前有些药物缺少相应的荧光光谱,所以只好测定其降解物。

二、在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薄层色谱技术(简称TLC)

在药物分析中,对TLC的研究及应用显得更为成熟。这项技术基于玻璃、铝、塑料的载体,结合对固相、吸附剂的涂抹,便能够明确色谱分离效率。该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吸附剂要求,也就是需要展现选择性极端朝向下具体被分离出来的物质,以便在增大洗脱率中得到更多差异点。这项技术大多都用于分析有机、无机材料,且存在很突出的优势特性,如样品处理不多、较灵活区分、装载廉价等。这种技术时可以筛选药物原料中存在的未知成分,并且较高程度得地明确被分离药品中的一切可能成分。

薄层色谱技术(简称TLC)被许多国家药典收载用于药物中杂质的检查,具备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灵敏度和分辨率较高等优点。

2、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简称CEC)

CEC就是基于传统电泳结合色谱而发展得来的,并且展现出很多药物分析优势,如模式多、快捷、高效、微量、低消耗等。在生物、医药、环保等行业日益推广应用,且整体发展、应用前景也十分巨大。CEC指的就是在电场驱动作用下,带电粒子或离子在毛细管中结合淌度、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技术。现阶段,在欧美国家、国内的药典中均广泛记载着CEC,可以测出药物中存在的光学异构及杂质。此外,CEC还可用于检测存在于制剂、原料药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在控制药物质量上意义深远。

三、在药物分析中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气相色谱联用质谱的技术(简称GC—MS)

近些年来,GC—MS成为了一种最成熟的联用技术。其中的质谱法(简称MS)主要用来分析确定无机、有机化合物等系列纯物质的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结构信息。通过GC—MS,联用了气相色谱类型分离法和质谱技术。其中充分融合了二者优势,能够同步分离、鉴定药物中存在的样品组分。既灵敏性高,又能高效、快捷分析,还具备很强的鉴别力,可以用于有效把握对药品中间体、成品质量的管控力度。在复方中药制剂的分析中,GC—MS与单一方法相比,在待测样品上既高灵敏又重复性徍,也可鉴别药物检测中存在的痕量物质。例如,测定药物中的薄荷脑,便可获得高灵敏、极准确的鉴别结果。

2、毛细管电泳联用质谱的技术(简称CE—MS)

近些年来,在液一质、气一质联用技术出现以后,新发展起来CE—MS这项联用技术,其中有结合毛细管电泳、质谱技术。其中的毛细管电泳法具有很高的分离度,可以用于分离分析部分待测样品中的有关痕量组分。所以,此法可用于定性分析。通过联合二者,则可在药物分析中,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据报道称,这项联用技术一般会用来分析部分药物大分子类、生物碱类、肽类等。然而,考虑到这项技术尚在实验环节,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分析过程问题,所以,急需展开下一阶段的研究。

3、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连用技术(简称LS—MS)

90年代后期LS—MS连用技术就已进入了实用阶段,目前已成为复杂体系中各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方法,正在成为药物杂质鉴定,药物体内外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天然产物化学筛选等研究领域最具价值的分析技术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药物分析中,对现代分析技术进行的研究与应用极具现实意义。伴随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必定会让药物分析技术变得更丰富、更具优势特性。面临新兴技术的飞快进步,药物分析中也会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并且让其更好地发挥优势作用,来做好药物分析工作、有效提升药物生产过程整体质量水平,并以此来促进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朝霞,周亚楠,何兰,丁丽霞.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9,54(12):941-946.

[2]陈泓序,屈锋.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色谱,2018,36(03):195-208.

[3]洪世忠,吴虹.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18,44(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