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用发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基于“双减”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作用发挥

叶雄

贵港市港南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537100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式的教育都以考试中的“分”为主,为了改变这种畸形的教育,国家应运出台了“双减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把孩子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不用每个假期都和补习班打交道。不再为了考试而考试,但是双减政策下孩子们就不用学习了吗?彻底放松了吗?当然不是,双减政策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减掉的是家长压在孩子们身上的压力。比如原来补习班盛行,特别是学科类的,但是在双减政策下所有学科类的补习班被取缔。无形之中就给孩子们减掉了不少课业外的来自家长的压力。而本文将从双减政策外加素质教育为主的当下,提出对青少年校外活动作用发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

引言:

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主要是指那些区别于学科学习的一些户外运动,如今校外活动被充分的重视,正是说明,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双减政策下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如何把这些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校外活动中心就成为了关键。那么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中心到底有什么意义,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性质。

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性质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主要阵地,是青少年自身个性发展的有益补充。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并不是不学习或者家长们口中所说的“傻玩”,相反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更利于学生在课内的表现,所谓张弛有度,在学习上也是这个道理,学生们有了丰富的课外业余爱好,对生活对社会会有更加积极向上的看法,会培养出更为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一方面来说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非常有意义的。

  1.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

  1. 充分发挥中心地位作用,成为素质教育的平台。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双减政策的加持下,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变得更加的强烈,一种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让家长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可以让儿女成龙成凤的机会。其实这样的前提下,家长们的思想如何能够改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家长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建立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和未来的深远意义。青少年的假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只有学学学,这样是不科学的。而对于青少年校外活动的选择,可以非常的广泛,不论孩子是对绘画、音乐、舞蹈还体育感兴趣,甚至有些青少年对于户外活动感兴趣,都应该积极的鼓励,并且搭建平台,让青少年可以真正的参与到户外活动当中。简而言之,青少年户外活动,要作真正把青少年的活动当回事儿。同时,也不要忽略家长在青少年户外活动中的作用。户外活动对青少年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广阔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青少年的特长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

  1. 充分发挥中心的辐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青少年的户外活动中心里面的配置应有多种形式,比如舞蹈、体操、珠心算、武术等艺术体育培训班,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自由选择。积极开展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青少年充分的锻炼,但作为保障青少年的户外活动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比如在广场安装篮球场、排球场、体育健身器材、蹦床等等,这些户外运动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户外活动的丰富性。青少年在周末和节假日如果可以向青少年提供一些免费开放的汽车驾驶模拟、四驱、乒乓球、象棋、围棋、光电天文仪器、太阳、月亮、地球轨道器等项目。将会让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为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1. 青少年校外活动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 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科技与艺术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的素质教育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要摒弃一些原来的旧思想,特别是一些家长对于技术和艺术之间总认为两者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则不然,科技里面要有艺术的元素,而艺术中的创作与科技也是离不开的。如何才能让科技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2. 重视活动中心的文化建设。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开展,有了时间还需要有场地,那么场地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文化建设,在过去我们的社区有一些活动室,这些活动室在过去的时候通常是提供给小区居住的老人用来活动的地方,现在青少年也有这样的需求,是否可以考虑在这些活动室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年轻人时下喜欢的体育活动,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如果社区能够定期的为青少年举办一些课外的运动比赛,将会大大的提升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动力。对未来的发展来讲是有利的。

  3. 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兴趣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如何才能有兴趣,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校外的活动,特别是那些实验类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还可以顺便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何乐而不为呢?

  4. 加大校外活动中心的宣传力度。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阶段,所以,不管是从部分教师还是从家长的意识上来说,他们还没能够很好地注重校外活动对于青少年的有效作用,要想促进消化活动,有效地落实,那么就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具体可以发放一些宣传手册,同时也可以结合信息手段,在报纸上,有关媒体上,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家长,能够正确的看待校外活动。

  5. 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在开展具体的校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选择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活动方式,这样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意愿,同时也能够增大活动的安全系数。当然,在具体活动中,一定会出现个别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那么这时候教师就一定要积极做好引导,从而使学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可以适当地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愿意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从而真正地投身在校外活动中。

结束语:

作为校外教育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实施学生素质教育,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多途径、多层次的发展,推进科技、艺术等领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知识建构,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素质教育的途径。只有坚持青少年活动,充分发挥其地位和辐射功能,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的各种文化活动,积极构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和谐文化形式,才能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的教育、培训、文化、休闲并重的功能,在青少年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青少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凭借经验改进方法,所有的形式都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是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希望这样的努力,可以让青少年切切实实的在校外活动中感受到乐趣,锻炼出更丰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生,关于青少年宫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J],素质教育论坛,2011,04:2931.

[2]刘彩玲,浅论校外教育活动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12:718.

[3]王红,浅谈校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