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科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科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王闯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菊隆中学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给当前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挑战,比如在初中阶段,科学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都必须考虑作业的总量和时长,这也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力。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的同时,还要探索更加新颖的作业布置策略。为此,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教学研究,并提出几点作业设计和评价策略,希望可为广大初中科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双减;初中科学;作业设计;评价

前言:

初中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集合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元化的知识,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要想学好科学这门学科,必须综合利用课上和课下两个阶段的时间,尤其是下课以后,教师要运用作业给学生带去更加合理的引导,下文将重点围绕作业的设计策略展开分析。

一、给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双减背景下,要求全学科的教师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候,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难免要增加作业的数量,这也无形之中导致了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新的教学背景下,笔者意识到了这种教学观念的落后性,并且积极探索更加新颖的作业设计模式,发现设计作业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

例如:结合这学科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科学作业,比如科学学科包含文本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个大部分,当学生某段时间做了大量的文本性知识,处理了很多科学习题之后,继续布置书面化的作业可能会给初中生带来压力。所以笔者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会定期改变作业大方向。比如教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节课的时候,课堂上教师运用教材中出现的材料,带领学生做了一些实验,共同探究了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在这堂课上,学生收获了比较愉快的学习体验,将这种愉快的体验时间延长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性的作业,引导大家回家以后找到合适的材料,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家庭环境里也有很多适合用来做简单实验的材料比如洗衣粉,蜂蜜等等,当学生遇到这种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作业时,通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会以更认真的态度完成作业。当然,如果学生认为自己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把本节课的精髓掌握到,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附加项作业,除了做家庭版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实验,再额外做一些科学习题,第二天单独交到教师手中批改。合理照顾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又体现了作业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二、设计分层化的科学作业

初中阶段,科学是一门特别有难度的学科,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科学素养比较差的学生,光靠着课堂上的听讲,是难以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课后作业的存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延长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高质量的复习和巩固达到理想中的教学要求。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意识到,一个班级之中,必然存在一部分特别擅长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设计多元化的科学作业。

例如:教学“人体的激素调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意识到,这部分知识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十分困难,对于那些基础程度较好的学生而言,课堂上的时间就足以掌握所有的人体激素调节的内容,而对于那些在科学学习方面稍微吃力的学生来讲,则需要课后花时间认真复盘。笔者布置作业的时候,会综合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设计不一样的作业。比如布置两种作业,第一种是综合提升型作业,为学生设计科学题目,让他们综合复习本节课的高难度知识,第二种是基础巩固型作业,为那些在科学学习方面没有特别明显优势的学生准备基础型的作业,让他们通过处理基础简单的问题,掌握基本的知识即可。学生可以客观根据个人水平判断自己适合做哪份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将两份作业都完成交由教师一起批改,这样也是体现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三、课堂建立作业评价系统

双减背景下,给学生设计好差异化的作业,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求,只是晚上的作业设计的环节之一,作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学生完成之后还要交由教师批改,进而教师还要给出相应的评价。这些都是比较考研教师的教学功底的,笔者在布置科学作业的时候尤其注重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

例如:笔者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通常要求第二天早上到校就由课代表收齐下,第一节课下课之后交到科学教师的办公室里批改。批改作业重点关注学生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完成作业的大体情况,检查做题的错误率,统计这份作业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二是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有些学生作业的正答率很高,但书写太过潦草,态度不够认真,这也不能被评为优秀作业。上课的时候将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公示,提醒学生,某些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很好,也有些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明显的优劣对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的差距,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养成更加认真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

另外,重点针对当天作业的正确率进行点评,虽然在新背景下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数量变少了,但题目的质量是在不断增高的,有时候题目的难度过大,很多学生都做不出来,教师也会利用课前时间进行讲解。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讲解课后作业的时候只会挑选那些大多数同学都出现了错误或者综合难度较高的科学题目,重点讲解。如果学生在个别题目上仍然存在疑问的话,可以拿着题目课后到办公室与教师进行商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全面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习差异性。

总结

完善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以初中科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实现分层设计与评价提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议。为学生科学设计作业与评价,实实在在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把休息娱乐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杜少红.初中科学作业和评价的优化设计[J].考试周刊,2018(89):19.

[2]李世锋.论如何建立有效的初中科学作业评价体系[J].文理导航(上旬),2017(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