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转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的研究

卢艳艳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二小学 02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小学教育体系教学发展日新月异。小学数学中图形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多边形区域相关过程的学习,以及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发展和定位。所以,学好小学数学的多边形面积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数理逻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方面变化,更新陈旧观念。那么,如何在教学多边形区域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点课题。多边形面积的学习和计算,不仅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峻挑战。它以灵活的方式呈现,许多数学问题来自日常生活并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转化数学思想;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对教育领域的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变得越来越紧迫。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比教学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深受数学教师的欢迎,使用频率也最高。比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际应用,正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研究。比较教学法是指通过考察几个学习对象之间的同一点、不同点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关系,对给定的学习知识点进行教学论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比较教学法更重视对教育过程的分析研究和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学习,可以激发数学教学的光辉形象,营造数学课堂的动感氛围,从而达到开发学生认知思维、促进数学深入学习的教学目标。

1数学转化思想的意义

展开这部分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已有认识,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他们感受面积测量的本质就是把被测对象与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不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就是相关计数方法优化的结果。同时,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 —因为被测对象是不规则的图形,所以无法给出一个相对便捷的计算公式;正因为没有便捷的计算公式,所以要回到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行思考;无论是“只数整格的个数”,还是“把不满整格的都当作整格”,以及“通过把不满整格的都当作半格,算出面积大约是多少”,本质上都是看不规则图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以相关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作为讨论的重点,不仅有助于学生激活对相关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记忆,感受不同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有助于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源头都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是在计数其所包含的面积单位个数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为了求出不同多边形的面积,就要将其转化为已经能够计算面积的其他平面图形,转化是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基本策略。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 —无论一个组合图形是什么形状,我们都可以通过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图形,或拼补成一个基本图形,再通过求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使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2转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的研究

2.1紧抓核心,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活动

数学学科核心内容是指数学学科领域中具有共同要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内容。“平面图形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无论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空间的度量,学生在每种度量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中,都需要经历“认识测量对象→认识度量单位→用单位直接度量→用公式间接度量→实际应用”的过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感悟用单位直接度量到用公式间接度量的过渡的关键,是学生理解从“数”到“不数”的原理,因此,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紧抓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活动。确定核心内容,设计以核心内容为线索、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围绕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方法、工具、策略等多方位的指导,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不同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交流、实践中,根据自身水平对学习材料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深度加工。

2.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转化思想

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只是学习,人们的性格、言行等都是在一些习惯中逐渐养成的,并且很多都是在小时候养成的。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转化思维,在辅导学生功课时,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转化思维,当学生形成习惯时,就会在脑海中自动出现这种思想,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写某一种类型的题,让学生编写题目,先进行模仿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改动数字、图形,归纳问题的其他问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不断加深理解,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巩固和复习了旧知识。长期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发现数学中存在的规律。学生掌握规律后,就会觉得数学会变得很简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写在准备好的这个作业本上。坚持一段时间后,作业本中的题目会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教师不要忘记带领学生温习旧知识,帮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次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

结语

在课程项目“多边形面积”中,通过观察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形状来计算已知图形面积,得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本课的难点。作为新课改内容的小学数学创新动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现代教学设备技术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现代教学设备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2019:623-626.

[2]李宇.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93-94.

[3]吴海平.在活动中体验,在经历中获得: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谈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J].小学教学研究,2018(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