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美育于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渗透美育于小学数学教学

马丽丽

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浙江 慈溪 315326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杨贤江先生阐释美育既存有“增长人生乐趣,提高文明的要素”,又具备“美育的价值从道德上看,使志趣纯洁,品质优美”。杨贤江认为美育独立于德育,又融于德育、体育和智育,他强调青年人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艺术。他说:“世界上学艺的路,是没有止限的,一个人要能和新学术新艺术时时相接触,不做个时代落伍者,就要常常用他敏锐的眼光,活泼的精神,却吸收、去融合。” 他批评说:“现代教育最大的遗憾,似乎看轻了感情的醇化。”使青年过着“跛形的生活”,进一步肯定了“文艺对于人生的价值”。他在《美学的价值》一文中明确表述道:“从人生的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为社会文化而为我们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使我们能脱离现实社会的束缚,加在一个理想的境地得到喜悦,以扩大人生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生活除了道德的、知识的、健康的三方面以外,还有社交、美感等方面。青年应该“努力求生活内容的多趣”“应当做个圆满发达的人,而营全人的生活。”

  在小学数学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既有阿拉伯数字和无限多的数及用加、减、乘、除来描述基本数量关系的简洁与灵巧的美,又有在简单的几何图形中给人以匀称、协调、平衡的对称与和谐的美;更有以内容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征所构成的深刻丰富的内在美。通过课堂现实的观察研究,本人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实践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的渗透:

一、激发学习动机,注重情感体验

  如今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把所要探索、发现的问题隐含在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那么问题解决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活跃。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学生进入了情境,也解决了问题,但是情感的体验却非常缺乏。美育不是理性的“学得”教育,它不能靠分析、推理来完成,它在本质上是感性教育,所以美育过程首先应当体现为情感体验的过程。而现今,情境的创设多以数学问题本身为基础,剥离了情境这层薄薄的外衣,抽象的数学知识还是占据了大部分。归根到底就是情境的选择问题,这一点在我听一位老师的“商的变化规律”一课中所选择的情境是值得借鉴的。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1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吧。”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1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2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师: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听完故事学生开始独立思考,解答。14÷2=7(只),140÷20=7(只),280÷40=7(只)。经过讨论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再请发现规律的学生也学着猴王的样子,来骗骗不懂的小猴子,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的愉悦。通过创设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和愿望时,他们才会乐于学习。因为,杜威认为“美育最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和自由表现。”

二、研读教材资料,挖掘美育因素

  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美是一种客观、自然、真实的美,它包括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等。但同时它也是抽象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审美动力。

  以数学的简洁美为例,“1、2、3……”这些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仅仅10个符号就能表示无限多的数,“+、-、×、÷”这些运算符号囊括了客观世界中的四大基本数量关系,而“九九乘法表”精炼的语言也堪比诗句的美丽。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符号,数学的面貌将会是如何!

  简洁美只是数学美的冰山一角,数学还具有其他高度的美育价值,教材以及各种数学学习材料当中可挖掘的美是相当丰富的,这在每一堂数学课中都可以体现。

  另外,美育的因素也不仅仅体现在教材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往往使用传统的“☆”、“优良”、分数等形式,这些评价往往只能代表作业客观的正误,却无法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性评价。如能加上“有进步”、“相信下次你能做的更好”、“稍有退步了哦,仔细认真是对待学习的最好方式”等话语,就像老师当面的鼓励,更能起到启发、激励,沟通心灵的作用。

、提高教师素养,促进人格感染

  美育化的教学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每堂课不会像一堂公开课那样花大量的精力去准备。而教育的目的又要求教师将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形象美。一个仪表简洁大方、精神饱满愉悦、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师自然更受到学生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教师的形象所感染。第二,教学美。这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机智。前者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磨练提高,而后者往往是遇事的第一反应。如果遇到教学中的突发状况,教师的处理方法是立即指责、严厉批评,那么学生即使被管制也心有不服,往往会造成抵触的情绪,美育更无从谈起。第三,人格美。我们知道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会在日积月累中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教师的人格主要有德、能、才、识几个方面,所以,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教师自身的修养需要在这几个方面不断地提升。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研究,在教学中渗透了数学方方面面的美。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实践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更多的人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