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猫》教学设计

赵萍

湖北省宜昌市第八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品析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明确文中三只猫的不同特点。

(二)品味文章深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学习作者同情弱者、怜爱生命的思想和客观公正,宽容仁爱的处事原则。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把握文章主旨、高远的立意及其带给人的深刻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

圈点勾画法、分角色朗读法、点拨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养过宠物呀?(养宠物带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养过猫的举手。(你养的猫是什么样的呢?什么外形?什么性格?)大家养过猫,郑振铎先生家也曾经养过猫,还不止一只,今天呢我们就一起走近郑振铎先生的猫。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了,首先老师了解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

(二)字词过关:

1、文中有一个词,是在第一只小猫死去之后,表现作者悲伤痛苦的心里感受的,请问是哪个词? 确认:酸辛

2、在第二只小猫被捉走之后,有一个表现作者内心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的词,请问是哪个词? 确认:怅然

3、第三只小猫被我胡乱地、随便地下结论,请用一个词替代胡乱地、随便地下结论。 确认:妄下断语

4、文中有一个词说明第三只小猫是无辜的,却被诬指为有罪,而受到指责:没有事实根据,却被人加上恶名;请问这个词是? 确认:冤枉


我们发现,老师今天听写的这些词语都是表现“我”情感变化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变化,其间发生了事情?

(三)限时默读,梳理脉络:

默读全文,勾画猫亡失后,我家养猫态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语句。并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时间3分钟。

PPT展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同学梳理:命运之悲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是因为前两只猫活泼可爱,赢得了我们家的喜爱,它们的亡失带给我们家酸辛、怅然、不舍。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是因为第三只小猫丑陋忧郁,不为我们所喜爱,被我冤枉致死,所以使我长期以来都很自责、愧悔、内疚。


大家从文章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前两只小猫可爱、活泼、受人喜爱的呢?第三只小猫丑陋忧郁不为人喜爱的呢?


(四)合作探究,对比形象:生命之美

活动一:小猫纪念册

任务一:小猫档案:

ppt展示:

1.2组同学找第一只猫 3.4组同学找第二只猫 5.6组同学找第三只猫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性情

很活泼;“在廊前的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根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在家的地位

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更受家人宠爱,“我们都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结局

病死

丢失

死亡


任务二:自由跳读最能表现三只小猫个性特征的片段,选择印象最深的画面把它拍成一张珍贵的旧照片。赏析并为它命名。

例: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滚来滚去”表现了小猫毛茸茸的形态和活泼调皮的性格。

命名:《阳光下的嬉戏》


同学们选的照片都不错,命名也很有特点,看着这些老照片,小猫的形象在我们脑海里也更清晰鲜活起来。

老师总结:这么可爱活泼的白雪球病死了,更有趣、更活泼的小黄毛被人捉走了,也难怪“我”及家人为之酸辛、怅然、不舍。所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五)演读探讨,思悟人生。

可是,不久后我又养了第三只猫,猫最终也死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的内心独白”显示30、31段。从此可以看出,猫是被我冤枉了。这是一个冤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芙蓉鸟被害案”。

活动二:小剧场

环节一:角色演读17-29

请6位同学分角色演读,谁来扮演妻子、张妈、我、三妹、猫、李妈。其他同学读旁白。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猫的扮演者加两场内心戏。第一次是27段“咪呜”,第二次是真相大白之后。

【内心戏1】不是我!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吃了那只鸟!主人,你为什么不肯相信我呢?

【内心戏2】其实我很感谢那只黑猫的出现,因为它帮我证明了清白。我也很感谢主人把我从冬寒和饥饿中拯救出来。但是主人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呢?

环节二、现场采访

1、读完之后我们能够体会到猫的冤苦、委屈,此时我想采访一下“我”,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2联系自身:生活中,你曾经被人冤枉过吗?当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我想问一下其他同学,你冤枉过别人吗?事后你是什么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齐读30-34段,一起来感受这种愧疚、悔恨、自责和遗憾吧。

……所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总结:“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我们从中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关爱弱小,尊重生命;要仁爱,不要残忍;明辨是非,客观公正;勇于自我反省,自我检查。


结语:没有偏见,就会少些伤害。其心公正,就能万善其出。让我们并肩,心存一份平等,让生命的温暖细水长流。


推荐课外阅读:杨绛《老王》

巴金《小狗包弟》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