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每一颗种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1

用心浇灌每一颗种子

陈璐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第一小学 137000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种子”,只要提供给它必要且适合的土壤、阳光、水分和营养,并保护其不受外力伤害,它就能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长成它最好的模样。无独有偶,我的教学经历正契合了这一道理。

我所教授的学生家庭环境各异,接触音乐的机会多寡不均,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参差不齐,少数音乐基础好的,能进行有效学习,大部分音乐基础薄弱的,出现了不同程度厌学、难学的状况,导致班级整体音乐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氛围不浓。所以,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成了我要攻克的“碉堡”。

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自尊心较强,格外在乎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我想,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保护好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要不余遗力帮助他们爱上音乐,学好音乐。

想法是美好的,但实践起来却问题重重。“如何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一直困扰着我。直至一次偶然阅读,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教师要善于通过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自信心,把外力变为内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就能不停地前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一语点醒梦中人。从那之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多鼓励学生,如“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别着急,再大声唱一遍!”“这首歌曲对你来说很轻松!”成了我的口头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所经历的一件事也让我坚定这一信念。

有一天,我和班级的小江同学交流。问问他这周歌曲学得怎么样?他沮丧的告诉我,觉得自己唱歌不好听,怀疑自己五音不全,永远都改不过来了。这时,走过来几个孩子,带着嘲笑的语气说:“老师,他唱歌实在是难听,不在调上,把我们都带跑了。”周围的同学也跟着起哄,小江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想反驳,但最后却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他低头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也坠了下去。感受到了小江的窘迫,我制止了那些孩子的行为后,赶紧微笑着,拍着他的肩,温和地说:“不要灰心,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你能听出来自己音准不好,就已经在进步了。老师发现你上课的时候很认真,知识点也记得很准确,这个态度是很难得的,只要上课的时候多听琴的音准和老师的范唱,珍惜每一次练习机会,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别担心,加油,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办公室找我,我是你坚强的后盾!”他抬起头,红着眼眶,用力地点着头。从那天起,他每堂课上得都更加认真了。下课总是第一时间主动找到我,让我帮着纠正音准……看着他努力的样子,我很欣慰,也更坚信他歌唱得能越来越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江不懈努力下,最近的一次课堂比赛中,他表现不俗,为小组取得优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变化,让所有孩子感到意外,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羡慕和赞赏,他自己也有了精气神,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他的进步,很大程度带动了班级里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现在他们班级的音乐学习氛围比以前浓厚了很多,整体歌唱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个经历深深地影响着我,虽然还有一部分同学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有的是音准不够好,有的是节奏感不强……但对于帮助他们,我越来越有信心,深深的体会到真正的教育要从“心”上着手。对他们采取及时鼓励、表扬的方式,放大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创设适合他们参与的音乐活动,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我也“授之与渔”,教他们如何在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中提高自身音乐水平。课前律动成为我的突破口,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的天性,尝试课前加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内容,学会编创歌曲动作,在积极编创过程中,融入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也让其音乐课参与感更强。在“娱乐”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歌曲的节奏、掌握了音准、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编程能力,学习事半功倍。记得在进行《听我说谢谢你》这首歌曲编创时,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更是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完成了精彩的编创。课后,兴奋的学生们又把这首集体创编歌曲送给了自己想感谢的家人,教师节当天,学生们还特别把这首歌曲送给了每一位授课老师。老师们纷纷转发为孩子们点赞。此后,得到肯定的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愈来愈优秀,教学效率自然也随之提高。

无论多大学生,都需要鼓励,需要培养,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灵之花。教学,是一件通过辛勤耕耘,从而收获快乐的事。正如一个农夫在自己的田地里播撒着不同的种子,如果坚持用心血来浇灌,种子又怎么能不发芽、生根、成长、茁壮再茁壮呢!我相信更大的进步在前面等着他们!我会静静地等待他们长大,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