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建议

陈妙

31665部队幼儿园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 710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现在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关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的教育话题日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了现在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创新;优化建议

1 前言

孩子不仅是无数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近几年,孩子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问题愈来愈重要。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不但需要具备完备的专业及管理知识,加强幼儿园园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还需要积极开展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引导幼儿树立其自我防卫意识,从小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现状

细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首要要求就是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增强对幼儿的健康安全教育。在管理幼儿园的工作中,安全管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孩子不仅是无数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幼儿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其家人的心和生活。近几年,孩子更多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问题愈来愈重要。

而且,自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急剧提高,公办幼儿园已经很难以满足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民办幼儿园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在办学设施建设上,民办幼儿园往往只处于个人经营状态,因此很难达到其规模化的教育要求。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许多幼儿园并不能给幼儿进行其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引导,例如,在制度管理上存有弊端,在教师人员服务、卫生安全和设备安全条件等方面存有监管空缺。

3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幼儿自身突出的性格特点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年龄大都位于3-6岁之间,正处于多动性强和好奇心强的阶段。因此,他们很难准确的判断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对危险事物和环境的感知能力极为薄弱。因此,幼儿园的孩子们即使是与危险近在咫尺,也并不能及时的和大人一样认识到危险的来临,因此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躲避。

并且,有一些幼儿园的教育师资力量有限,并不能有效看护好幼儿园中的每一个孩子,从而极其容易导致在玩耍和游戏时孩子们遇到险境。例如,在互相追逐时进入马路中间,并且不能有效的躲避车辆;因好奇心将手指深入细小的缝隙中,因而被其卡主;在玩耍攀爬时,不慎跌落或摔伤等。

二、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许多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教育手法往往采用的是最为传统的说教式,通过重复朗读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安全教育知识和措施,以期望让幼儿可以建立起充分完善的安全意识。

但是,对于位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更为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对幼儿来说“填鸭式”教育方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很容易使孩子对安全教育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对安全教育知识和防御措施的吸收并不能很深刻彻底。

三、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较为松散

一些幼儿园的管理者为了节省幼儿园的开支,对教育制度、卫生设备和设施管理的管理制度较为松散,即使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也并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根除和修缮。如此遗留的潜在发展隐患,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孩子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命产生威胁。例如,有些孩子在每天上学时带有一些垃圾食品,如辣条和糖果等;一些幼儿在放学后没有等到家乡来接就自己走出了校门等等。

4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建议

4.1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建议

第一,完善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网络

根据《食品安全量化A级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等文件、法规,跟据《食品安全量化A级标准》严格要求,制定一系列适合于幼儿园的食品安全操作标准及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食品安全管理有标准可循、有制度可依。

首先,作为幼儿园园长,应当组织幼儿园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根据季节变换选择时令蔬果,每周更换一次幼儿园食谱,从而确保孩子可以吃的营养、健康和安全。

其次,幼儿园应当将安全管理制度量化到班级,责任安排到个人,层层签署安全责任保证书,从食堂到餐桌的运送过程中确保每一环节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确保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性。

最后,幼儿园为了防止发生食品安全意外事故,有针对性地制定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预防突发食品中毒事故。

第二,创新食堂操作模式

在幼儿园的早期建设和设计上,我国幼儿园往往存在着缺陷,例如,食堂老员工对新时代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卫生安全意识落后,对新时代的食品安全操作要求很难适应,操作不够规范;食堂设施设备老化,食堂布局不合理,食品制作工作流程不合理等。为了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需要对幼儿园进行一下修改:

首先,整改食品制作设备、设施。将厨房根据食品安全量化A级标准将其进行分类,将洗消间、烹饪间、粗加工间和配餐间等进行单独专间设置,使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和流程,“三防”设施建设齐全,每个专间均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高配置要求冷藏设施设备建设,合理安排功能区布局,充分保障厨具等的新设施的物质保障。

其次,对食品采购和配置等操作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管理。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是把牢食品的原料采购,这也是保证幼儿园食品安全要求的前提。

最后,为了避免餐品粗加工的过程中,食品加工工具的混用现象,从而导致的病原菌的交叉污染的问题,可以在餐具上运用颜色进行功能区分,从而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各类食材发生交叉污染,从而保证食品加工各环节的安全性。

5 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其开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充分发挥家长、群众和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作用,稳定发展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罗玫丹.引入危机管理意识 探析幼儿园安全管理[J].亚太教育.2015 (31) :219

[2]顾明珍.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1) :302

[3]刘洋.探讨有效改善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 (12)

[4]周慧.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