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初探

刘玲玲

黑龙江省桦川县创业乡中学

历史思维能力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一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连成整体,同时要求现代人具备相对全面的知识以及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从已有的种类繁多的科技知识中筛选、提炼自己所需的知识的能力就至关重要了,历史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我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从前人的经验教训出发,从今人的所需入手,让我们尽快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二是推动历史学科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历史学科教学在历史知识讲授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探究等能力的重任。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意义重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历史思维对于国家的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探索呢?

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知识点,很多知识点尤其是古代史、世界史的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很陌生,通常是课堂上记住了,下课后又忘记了,或者是当天记住了过几天又忘记了,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1、分散记忆法。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这样的记忆方法,符合人脑的记忆规律,能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2、趣味记忆法。学生都喜欢猜谜语,教师就要平时在这方面多留心,例如,讲到西汉的建立者,我可以提问:“白菜去芯,打一开国皇帝”,所有学生都认真思考,不仅猜出了谜底,还记住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这样的问题具有趣味性,学生记忆起来速度快,记忆的效果也更好。

3、歌曲记忆法。讲到“九一八”事件时,我和学生大声歌唱《松花江上》,学生情绪高涨,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者,同时也记住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二、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对于初中生来说,政治史、经济史方面的个别知识点不容易理解,不但对文科类学科的学习有影响,甚至对数学等理科的学习也带来很多不便。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1、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即使不是中考中重点考查的知识,也要作为基本的历史概念让学生了解。

  2、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教师在授课中要要计划性、连续性,对于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剖析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更应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高处着眼,引导学生在古今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确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对所学内容才能理解透彻,应用顺畅。

  3、注重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八年级历史中提到的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讲到的改革开放这一基本点有很大关系,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中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都会给出1978年这一时间点,暗示改革开放,如果学生对这一内在关系理解不透,解题时往往不能抓住重点,以至于在考试中丢分。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分析法是历史学科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呢?

1、让学生独立学习并通过动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要常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尤其是遇到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时,不要退缩,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知识,记忆和运用的效果才会更好,通过手脑并用的学习,最终就会形成思维惯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历史材料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没有定式,但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审题与阅读材料有效结合。寻找题干中与材料介绍里密切相关的词、句等。

二是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紧密联系。

三是运用反推法进行分析验证。在平时的分析中经常会出现分析思路出现偏差的情况,这就需要从知识点反推回题目或者材料中,如果反推成功证明无误,反之就要更改分析的思路。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习题训练量有限,老师要努力做到“授之以渔”,这一学生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开拓扩散思维。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对本学科知识既感兴趣,知识占有量也比较大的,运用这一优势,学生之间通过探讨、辩论,能够把大部分人都忽视的问题呈现出来。在讨论中,应用所学,更是加强了对学生扩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着眼,从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分析方向正确才能够顺利解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从不断的推理、反向推理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能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4、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我们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但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铭记历史,指导自己前行的道路。因此关注时政热点,运用所学认清时事本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历史学科学习的意义所在。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情不同,有计划、有针对性、持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创造性的工作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结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